第五节 农机修造 一、修造单位
十二分场修配厂建于1960年春,职工38名,1台车床,1台电焊机,第二任厂长罗学龙,党
支部书记田守荣。后人员设备均有增加,1963年改为江滨农场农机修配厂。
十一分场修配厂建于1960年春,职工35名,1台车床,1台电焊机,第一任厂长于立金,党
支部书记呼洪恩。后人员设备均有增加1963年改为江滨农场修理所。
修造厂1963年在十二分场修理厂的基础上建立,称修配厂,职工84名,由车间主任苏凤岐
代理厂长,党支部书记陈增义。1964年,萝北农垦分局肇兴大修厂解散,人员的1/2及全部设
备分配到江滨农场,归入修配厂。这时修配厂有职工78名,厂长牛阜丰,党支部书记梁兴福。
1969年改称修理连,后改为修造厂。1985年有职工173名。
修理所合场后,原十一分场修理厂改为江滨农场修理所,俗称“二所”。负责农场西片生
产队的农机具修理。当时40余名职工,所长于立金,党支部书记梁兴福。职工最多增加到80名,
1981年5月撤消,人员分散。
机务“后勤”1963年开始各生产队都设有机务后勤班,人员从5—6名到9—10名,其中有
主任1名,锻工2—3名,电焊和零修工2—3名,保管员2—3名。
工程车为方便生产,1974年,场农机办公室用一台汽车装备流动修理车,称“工程车”。
车上装有车床、气焊等设备,农忙时到各队巡回修理,直到1980年。
二、修造设备
1985年主要修造设备年末拥有量如下
车床 17台
钻床 5台
刨床 3台
铣床 4台
插床 1台
半自动滚齿机床 1台
磨床 3台
龙门刨床 1台
沙轮机及抛光机 1台
空气锤 2台
剪板机 1台
曲轴磨床 1台
镗缸机 2台
磨汽门机 1台
汽门研磨机 1台
燃油泵试验台 2台
电气试验台 1台
马力试验台 1台
三、修造能力
分场的修理厂不能大修,农机主要部件的修复需到外地。江滨农场修配厂不仅具备了大修
各种型号机车的能力,而且从制造少数零部件开始,到能够制造所有农机具配件(铸钢件除外)
。70年代末,修配厂开始制造一些定型产品,有交流电焊机、拌药机、中小型水泵、电动机、
小型中耕机、水稻收割机、“小四轮”、秸杆抛撒器等30多种。
附修造厂所制造部分农机具统计表。
制造农机具(部分)统计表 单位:台
现在修造厂能够测试修理各种机电设备和农机具。主修车间一次可容15台机车同时检修,
20天内便可全部修好出厂。修造厂虽有一定的修理能力,但由于用车单位的维修能力也在提高,
开工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正在小型农机具制造等方面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