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工业生产单位概况

第三节 工业生产单位概况



粮油加工厂1964年9月,两个分场粮油加工厂合并而成,十团曾更名工业一连,1977年恢
复原称。第一任厂长王春、党支部书记文少培;职工150—250名;主要有面粉、豆油、白酒、
挂面、青酱5个车间,还生产大豆蛋白,曾做过糕点、肥皂,培养过蘑菇,年产值200—500万
元。厂区46,,600平方米,房建10,702平方米,设备有磨面机、浸油机、水管锅炉等,价值43
万元。
砖瓦厂1969年初,砖瓦厂制造一项从工业四连分离出来,由姜同柱负责在场部东北1公里
处单独建厂,称工业三连,1977年改称砖瓦厂。职工120—280名,第一任厂长林钧泽,党支部
书记兼政治指导员候维刚。产值从建厂初的5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65万元。厂区15万平方米,
房建1,360平方米。设备价值20万元。
木材厂1962年8月,由王新坤负责在名山镇建十二分场木材厂,1965年10月迁到场部东南
半公里处。十团改称工业二连,1977年恢复原称。第一任厂长王新坤、党支部书记李发茂。职
工100—150名。有锯工、木工两个车间,每年锯材1,000—35,000立方米,年产值25—37万元。
厂区27,700平方米,房建5,490平方米,设备有锯材用具、内燃发电机组等,价值13万元。
鞋帽厂前身是服务站,1973年3月组建,第一任主任胡本奎、党支部书记兼政治指导员李
端寅,有糕点、皮革、服装和照相理发等加工服务项目。职工70—90名。1984年11月,服务站
的其它项目分离出去,保留服装鞋帽、皮革两项,成立鞋帽厂,职工76名,郑茂敏任厂长。
1985年产值24万元。厂址在砖瓦厂北,厂区6,300平方米,房建1,157平方米,设备有剪绒机、
制鞋机、锅炉等,价值5万元。
啤酒厂1983年7月1日正式成立,职工84名,第一任厂长陈孝武、党支部书记秦正太。有前
后酵、灌装和动力3个车间,生产能力每日12吨,1985年生产1,370吨,产值58万元。厂址在汽
车队南,厂区17,400平方米,房建4,873平方米,有成套酿酒设备、大管锅炉等,价值40万元。
工业五连1969年12月初,由连长周秋华带50人到十三团(延军农场)北山建点烧制石灰,其
后,张广德任党支部书记兼政治指导员。当年建1窑,第二年生产石灰350吨,后又建1窑,全
年可生产700吨。1973年底撤销,共烧制石灰1,800吨,供本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