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交通事故

第六节 交通事故




1963—1985年全场共发生交通事故53起,其中重大交通事故11起,死亡9人,经济损失近
10万元。
水利科副科长李瑞武介绍
江滨公路修筑情况
江滨公路是1965年修筑的。水利科负责勘测施工,我是水利科副科长。
江滨原来有一条伪满时修的由绥滨县通往萝北县的公路,叫绥萝公路。中间通过江滨。这
条路对江滨地区的交通运输起到不小作用,但有两点不足,一是由农场经肇兴镇再到萝北县城
多绕了13公里路程,二是偏北侧,只跨越3个生产队。农场生产建设的发展,这条路已不能适
应。
1963年江滨农场成立后,就有另筑公路的打算。1964年,东北农垦总局批准修一条横贯农
场的公路。这年冬天,我在肇兴和江滨农场之间先察看了一遍地形,向场里做了汇报。场长贺
长春带着水利科技术员徐建国、胡季民反复勘测3次。头一个方案是从场部直接往西。经过十
二队、八队和七队,直到军川公路。后经场领导研究,决定多跨几个生产队,路线向南移了1
公里,多带了二队,拐了点小弯,并且有几个队距公路也近了些。
第二个方案确定后,5月5日动工。因为要抢在夏锄前完成,动员多上人,不分男女,不分
是不是职工,都可以参加。场长贺长春、党委书记吴荣芝等农场领导和机关干部都参加了,平
均每天出动1,500人。5月初地还没化透冻,挖一层化一层,化一层挖一层。大家干劲大,情绪
高,互相比着干,都想多干多挖,多的一人一天挖土20多方。三队职工。常兴久一天能挖28方
土是全工地最多的,几乎天天受表扬。
整个路段的修筑比较顺利,除了二队西边、十队水渠附近、十八颗坟下坎、七队大桥处、
七队西边等几处水洼子以外,再没遇到大的困难。遇有水洼子,在两侧挖沟,第二天水就可以
排除,问题不大,有的则可以边排边修。相比之下,难度大一点儿的就是七队以西到军川,路
口一段。这一段不属于江滨地面,是名山农场的地方,原来没计划在内。本场路段一个月按计
划完成了,可这一段不修,车通不过去,征求名山农场同意后,决定再把这段修通。这段路有
8公里,两个较大的水洼,一个四五十米方圆,水也较前面说的水洼多。再说已是6月份了,夏
锄迫在眉睫。一个月的苦干,人员也疲乏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快完成,做了进一步动员。
场里采纳了我的建议,每挖一方土的报酬由6角增加到1元,调集了2,000多人进行突击,出
两台100号拖拉机推了5天水洼子,清除了泥水,为抢修创造了条件。原计划10天的工程,8天
就拿下来了。这样,江滨公路仅用了40天全线完工,当年通车,全长33公里,路面宽8米,合
计土方量38万立方米,总投资30万元。当年还修了3道涵洞,一座钢筋水泥桥(旱河排水三干渠
桥),第二年又在七队东旱河排水四千渠上修了一座,路面全部铺上了沙子,路旁栽种了树木。
施工过程中,场领导和有关人员不断巡回检查,质量还可以。因全线都是突击抢修的,个
别地方不合乎质量要求,修十八颗坟东边一段,路基泥水没清理干净,过后返浆,类似这样的
地方,还有一两处。
这条路不仅对江滨农场交通运输十分重要,而且是鹤(岗)绥(滨)公路的中间环节,对于整
个这一地区的交通运输也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