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通信

第二节 通信



日伪4个居民点的警察所,各设磁石式电话机1部自此开始有电话。
抗战胜利后的10多年,通信事业发展不快,直到开荒建点才有明显发展。分场已有6人专
管电话线路的架设、维修和电话接转。主要设备有磁石30门总机2台,电话10部;临时线路,
用柞桦树棵架设,长50公里。1/3生产队没有电话,有电话的也不能保证畅通。必要时骑马送
信,特殊情况升旗或点火联系。
1963—1968年,有通信班,5—7人;临时线路改换,随公路延伸架设,松木线柱,共50公
里,有磁石总机100门1台、30门1台,电话50部。生产队都接通电话。这个时期,通信与邮政
为一个单位。
十团设通讯股,股长和参谋各1名,外线电工等16名,话务员6名,设备有所增加。
1978年通讯股改为通信科,分为话务、架线、载波等班组。在二十八连设分机接通到总机
的9路电话。1979年,成立了通信站,副站长、技术员各1名,工人21名;后又改称通信科。这
期间全场通信线路140公里,水泥线柱50公里,油炸线柱66公里,其余为松木杆。1978年,购
一套3路载波机,开通到宝泉岭农场管理局的2路载波电话。1980年购文字传真机1台,开通到
“管局”的文字传真。载波机和传真机的使用,使通信工作向现代化迈进了一步。1985年主要
通信设备:
磁石交换机100门 2台
供电交换机100门 1台
三路载波机 1套
电话会议汇接机 1台
会议终端机 24部
文字传真机 1台
电话机(现实用户) 148部
本场通信站(科),从1983年连续3年被评为场和农场管理局的先进集体。
1970年设通讯股之后,通信机构一直由股(科)长李学信负责。1985年有职工22名,其中
科员 2名
长线 10名
话务 7名
载波 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