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纪律检查工作 一、机构沿革
农场早期,设监察委员会,分场未设,只配1名监察助理员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党风党纪
由党委直接抓。1964年4月场成立监察委员会,党委书记吴荣芝兼任书记,张殿林任副书记。
1966—1980年,党的监察机构中断了工作,头一年被“社教”取代,接着在两年文化大革
命高潮中被“夺权”。十团没专设党的纪律检查机构,由组织股兼管,直至1980年。1980年1
月,由场党委二届一次会议决定,组成场第二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7人,书记张绍忠,调
离后由党委副书记荣志全兼任,副书记尹学臣,后有张芳林、杨德喜。1983年9月场第三次党
代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7人,书记由党委副书记(后为书记)李宝生兼任,副
书记刘玉学。
二、纪律检查工作
1956—1966年,党的纪律监察机构虽不健全,但作用发挥得比较好。如1965年末。一位副
场长擅自决定给机关购买了3台自行车,当时自行车属党政机关禁购物品,监察部门向场党委
和县监察委员会报告,决定将自行车退回,并对那位副场长进行了严肃批评。这10年中,对24
名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进行了调查,处分11名,其中包括2名场级党员干部。并以此为教材,
对党员及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群众的监督作用较好,如1963年新任党委书记吴荣芝同爱人坐小
汽车去看看黑龙江风光,大家提出了批评意见,吴诚恳接受。场内党员作风较正,尤其是党员
干部能自觉地保持、发扬艰苦奋斗和联系群众的作风,受到群众的称赞。
以后十几年里,此项的工作重点是在党内搞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受党纪处分的十有八九
是政治历史问题,有关党风党纪的教育和处理较少。因此,在党风党纪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的党员干部收礼受贿,以权谋私;有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个别主要领导有家长作风。
1980年恢复党的纪律检查机构,着重抓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学习贯彻。
两年中,组织支部副书记以上的党员干部学习《准则》5次,参加550人,纪委帮助、督促党委
及各支部订立了有关制度,注意纠正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以权谋私、打击报复等不正之风,接
待来信来访167件次,立案检查处理各种违纪案件28起,处分了12名违纪的党员和干部,复查
处理了9起党员申诉案件,为6人恢复了党籍。
通过党的纪律教育,党风开始好转。1982年9月14日至10月11日,场党委抽调16人组成检
查组,对全场55个支部的党风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发了通报。党风好转的表现:(
一)某些混乱思想得以纠正。(二)团结有所增强,原来支委之间有隔阂的5个支部消除了隔阂。
(三)组织生活日趋正常,农忙一度中断了“三会一课”制度的16个支部又坚持了“三会一课”,
7个支部开了民主生活会。(四)组织纪律性有所增强,违纪现象减少了2/3。(五)发扬了艰苦
奋斗作风,带领群众战胜了自然灾害。(六)4/5的支部订立了纠正不正之风的措施。(七)机关
作风好转,向下要东西的少了。(八)利用职权谋私利的少了。(九)政工干部注意做思想工作了,
群众生活也被重视。(十)党员素质有了提高。
同时,指出党内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一)极少数党员干部仍有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问题。
(二)1/10的支部缺乏战斗力。(三)7个支部的个别党员干部有违犯财经纪律的现象。(四)据
反映5名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不检点。(五)个别党员干部不负责任。(六)有的党员干部仍有吃吃
喝喝收礼现象。(七)普遍存在不敢向不良倾向作斗争的问题。(八)1/4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差一
此
1983年,建立了抓党风党纪责任制、党委书记带头抓,委员分口抓,纪律检查部门专门抓,
科室党员领导干部包干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一是抓认识,二是抓民主生活会,
三是抓信访、四是抓查处。
1984年末,党风已达到了明显好转,全场59个支部,有40个没有违纪问题。1985年,全场
62个党支部,党风根本好转的有16个,接近根本好转的28个,明显好转的14个,接近明显好转
4个,党风党纪越来越好。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984年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总结指出,有的
党员干部处理问题不能一视同仁,偏亲向友;另外,吃喝之风日重。
附:1980—1985年党员纪律处分统计表。表中1980年“严重警告”和“留党察看”两栏,
各包括上年违纪的1名。空栏系无。
1980年以来党员违纪受处分情况
附:场四届党委1号、2号文件摘录。1号是《关于加强党委会建设的决定》,2号是《关于
遵守党纪改变作风的决定》。
十不准(摘1号文件)
(一)不准搞一言堂;(二)不准搞特权;(三)不准搞宗派;(四)不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
(五)不准违犯财经纪律;(六)不准说大话、弄虚作假;(七)不准压制民主;(八)不准走后门安
插亲友子女;(九)不准违犯计划生育;(十)不准泄露党的机密。
八坚持(摘2号文件)
(一)坚持实践第一,做实事求是的模范;(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做集体领导的模范;(三)、
坚持党的路线,做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模范;(四)坚持岗位责任制,做全心全意搞四化的模
范;(五)坚持群众路线,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六)坚持勤俭建国的方针,做艰苦奋斗的模
范;(七)坚持党的原则,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八)坚持“三要三不要”原则,做团结的模范。
四项制度(摘2号文件)
(一)党员干部不准到工人群众家吃喝,违者公开检查、退赔,重者给予党纪处分;(二)不
私收礼物,不经允许不陪客吃饭;(三)不经主管领导批示不准借用公款;(四)不偏亲向友,干
部子弟到事业或技术性较强的单位、送上高等学校,一律经考试,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