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中学教育

第三节 中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江滨办中学是1964年,这以前上中学要到萝北县城。这年的9月1日在八队建立农业中学,
校长李志因,党支部书记蒋远文,教职员工12名,其中教师8名,当年招生54名,第二年招90
名,第三年130名。学制3年,除学习普通初中学科外,增加农学、农机两科。文化大革命开始,
农中停课闹革命,直到1968年不能复课,停办。1968年3月,第一届54名学生学习期满毕业,
其它两届肄业。1968年3月,东方红小学“戴帽”办初中,招生188名,分4个班,校长徐振
帮,指导员苏凤岐,有中学教师10名。1969年4月,农业中学的教职员工合并到东方红学校。
这年开始,学制改为9年,小学5年,中学4年。1978年改为10年制,1931年又恢复12年制。
1970年末,162名学生初中毕业,有的继续求学,于是,江滨农场有了高中班。1972年末,
高中班毕业,共52名学生,这是江滨农场首届高中毕业生。1974年8月,中、小学分办,9月
3日,成立十团第一中学,亦称“江滨一中”,校主要领导未变,学生832名,教职员工已有97
名,其中教师72名。
从1968年开始,连队小学陆续“戴帽”办起初中班。全场共有这样的学校(包括东方红学
校)8个,中学教员46名,中学生480名。后来,二十三连、十一连设了高中班,连队办中学,
缺少教师和器材,有些科目不能按要求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绝大多数教师是从各连小学抽
拔的,削弱了小学的力量。为解决这个问题,1975年8月15日,在二十八连建立江滨第二中学,
第一任校长何牧生,政治指导员牛延章,教职员工20名,教师13名。当年招生130名。后来
学生发展到250名,设有一个高中班。这样西片的8个连队的部分初中学生和全部高中学生可到
二中上学,办学力量相对集中。1980年,场提出“队办小学,片办初中,点办高中”的措施,
小学戴帽的中学逐渐减少。1985年降到9所。这样全场共有中学12所(包括小学办初中班的),
教职员工217名,其中教师161名,学生2,114名。
为训练有专业知识的农场职工,1980年一中办起了职业高中班,收初高中毕业生91名,分
农学、农机两个班。转年又收两个班。1982年9月7日,职业高中正式成立,共有学生约600名,
教职员工30名,学校工作由副校长王海生主持。11月15日职业高中正式开学,学制3年,分
农学、农机两科,还教学部分高中课程。职业高中正式成立前,已有两届毕业生,1981年首届
毕业生90名,1982年第二届毕业生173名。1983—1985年又有三届520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分
配为本场职工。1985年,职高有学生541名,教职员工88名,其中教师51名。
二、教学工作
中学按统一的大纲教学,质量虽然逐步提高,但不理想,文化成绩几次宝泉岭农管局统一
考试都在中下游。这与师资水平及学生的努力程度有重要关系。近几年,高中的教学成绩有所
提高。
自成立中学以来,为农场和高一级学校培养输送了人材。十几年共有初中毕业生3,250名,
高中毕业生11届,1,251名。这些毕业生大部分在本场当了职工或干部,一小部分升入高等
学校。自恢复高考朱明才、韩明两名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以来,到1985年共有29名考入大学,
40多名考入中等专业学校。历年考入大学,的人数为:
1977年 2名 1982年 7名
1978年——1983年 5名
1979年 1名 1984年 1名
1980年 3名 1985年 5名
1981年 5名
在恢复高考以前,荐送了22名工农兵大学生。
三、三所中学状况
江滨一中,教学班24个,其中初中班18个,高中6个,学生1,166名,教职员工99名,其中
教师72名。
江滨二中初级中学,8个教学班,学生318名,教职员工52名,其中教师23名。
职业高中教学班14个,学生541名,3年制,教职员工88名,其中教师5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