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幼儿教育

第五节 幼儿教育



70年代前,幼儿教育全由各自的家长自然承担。1972年春,十七连、十连等单位率先办起
了托儿所(幼儿在内一下同),入所儿童约50名,幼教保育人员7名。这年11月15日,团部成立
了托儿所。入所儿童50名,幼教保育人员8名,所长王秋凡(女)。从此,团部地区和各连队先
后办起了长年或农忙季节托儿所。1985年全场有季节性托儿所7个,长期幼儿园1个,入所(园)
儿童130名,多半4岁以下;幼教保育人员20名。有些托儿所有了简单的滑梯、转椅、秋千、压
板等。
场部幼儿园1972年成立,多收婴儿,故也称托儿所。1979年正式改名幼儿园,婴幼皆收。
下列是每年入园婴幼儿、保育员和幼儿教师数:
年度 婴幼儿数 幼儿教师数
1979年 75名 15名
1980年 55名 13名
1981年 50名 14名
1982年 48名 14名
1983年 104名 16名
1984年 146名 25名
1985年 62名 19名
对幼儿的教育没有统一计划,各所因地制宜。一般是教学数数、识字、画画、唱歌、跳舞、
品德礼貌、清洁卫生。场幼儿园自制教学用具、图片305件。1981年场部等少数幼儿园、托
儿所发过统一教材,但教学要求没做规定。
从开办托儿所到现在,先后有十连、十七连、三十二连、粮油加工厂和场部5个所(园)办
得较好。原因是领导关心,保教人员事业心强。其中有1名保育员被评为总局先进(名录在“人
物”编)。以上5个所(园)只有十三队和场部幼儿园存在。
大部分幼儿的学前教育仍由家庭承担,水平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