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艺演出
第一节 文艺演出
50年代,二十一庄、二十二庄、二十三庄、二十四庄和二十五庄都有过文艺演出队,每个
队10—20人,曾排演豫剧《樊梨花》、《穆柯寨》、《红娘》,吕剧《小姑贤》、《王定宝借
当》、《李二嫂改嫁》等剧目。
1959年冬至1960年春,十二分场与东北农垦总局水利支队联合组织了歌剧《刘介梅忘本回
头》业余演出组,巡回演出20余场次。
1960年,十二分场成立业余京剧团,近30人,到1964年4年中曾排演过《群英会》、《穆
桂英》、《红娘》、《辕门斩子》、《刘胡兰》、《八一风暴》等20多个剧目,每年演出20余
场次。冬闲时节基层单位组织文艺演出队,编排一些说演弹唱小节目,在场内演出。
1967年,两派群众造反组织各有一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1969年,十团组织业余演出队,25—40人,到1978年解散。这个演出队曾学演过几个“样
板戏”,又自编自演歌舞曲艺节目80多个,每年演70余场次,曾到过萝北、绥滨、富锦、鹤岗、
伊春、佳木斯等县市演出。当时排演的京剧《红嫂》,颇受欢迎,被生产建设兵团邀去演出。
停了几年之后,1983年场工会重新组成了业余文艺演出队,20人左右,编演小型节目40多
个,主要在本场演出,约30场次;1984、1935两年到宝泉岭农场管理局汇演,获奖项目24个。
少数基层单位到了冬季也组织演出队。
以上各时期的业余文艺演出队所编排表演的节目,其内容都随合时势,配合当时的中心工
作或“运动”。演出活动多在冬春闲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