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瑞江积累的安全行车和节油经验
崔瑞江积累的安全行车和节油经验
汽车队司机崔瑞江从1960年至1985年安全行车100万公里;节约油料33,500公斤,盈利39
万元。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农垦系统的先进生产者,获“模范司机”称号。
崔瑞江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些安全行车和节油经验,推广证明,行之有效。崔瑞江是
有名的“三不开”:不开带病车,不开英雄车,不开急躁车。出前回后,他都要仔细地检查车
上的每一个部件。途中停车也要察看,行驶中注意车的声响。一次,他感到方向有点“活”,
马上停车检查,发现横拉杆上的螺丝松动,及时拧紧,再开时就得心应手了。又一次,在鹤岗
“八公里”下坡处要超一台胶轮拖拉机,对向远处有汽车,按正常情况满可以超车。可他想,
下雪路滑,又是上下坡、其中有不安全的因素,便未超车。果然,对向汽车加速冲坡,拖拉机
因路滑不敢太靠边。事后他总结说:“假如超车,就多了一次事故发生的可能,不超,就少了
一次,万里安全,就是从减少这一米、一里的不安全积聚起来的。”崔瑞江把平时总结的安全
行车经验归纳为14句口诀。
检查:检查制度记心中,
不带故障把路行;
起步:起步之前上下看,
细心观察除隐患;
车速:十次肇事九次快,
麻痹大意是祸害;
转弯:转弯之前要注意,
谨慎驾驶别麻痹;
会车:两车相会讲礼貌,
礼让“三先”要做到;
超车:超车之前鸣信号,
条件不允莫强超;
道口:各种道口易闯祸,
一慢二看三通过;
雨路:泥泞道路松又软,
容易掉道出危险;
冰路:冰雪路滑车似船,
处理情况要提前;
天气:风雪雨雾视线暗,
车速一定要减慢;
夜行:夜间行车莫溜号,
对面来车先让道;
事急:事急不必太紧张,
精心驾驶别莽撞;
倒车:倒车左右勤照看,
稳使油门不蛮干;
喇叭:汽车说话靠喇叭,
警惕自己告大家。
多年来,崔瑞江不厌其烦地做耗油记录,从中摸索规律,总结出5条节约油料的经验。一
是把化油器油面调低,适当控制喷油量;二是及时检修,渗油漏油之处事前堵塞;三是车速一
般保持在60公里,谓“经济车”;四是拐弯、越障、停车提前收油减速;五是不加满油,防止
外溢。另外,他洗件尽量不使或少使汽油,洗后的脏油都要存放起来下次使用。他加油时,唯
恐掉在外边一点一滴,常说:“油是车的血液,点点滴滴在心头。”
(崔瑞江,男,山东平度人,1943年生,1958年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0
多次被评为先进,1975年被评为兵团节油标兵;1977年被评为省节油模范,代表垦区去北京瞻
仰毛主席遗容;1978年被评为总局先进生产者;1980年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农垦部授予“先
进生产者”称号;1981年被评为总局优秀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