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办学
张心办学
张心,是肇兴三马架人。在邻近的裕丰大队教书。1958年,当他得知垦荒新庄没有学校,
垦荒队员子弟急切求学消息,便立刻写出申请,要求支援新村文化建设。他的申请得到县教育
局的批准,离开了工作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和家庭,来到了新升创办学校。
创业难。那时新庄办学,困难重重。一没校舍,二没教员,三没设备。这对于一位20多岁
的年轻教师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事在人为。张心来到后,连正式的住处也没安排妥当,就步行到各庄去了解情况,和新庄
的有关同志一起,逐家访问,登记学龄儿童;同庄里负责人共同商量,安排房屋,物色教师,
准备桌凳。这个庄安排好了,又踏荒到那个庄,不回住地,夜宿新庄。新庄房子少,他就到住
户或办公室和衣蹲卧一两个时辰,就算过了夜。他的寝室就是学校的办公室,冬季没有取暖设
备,晚上睡觉,必须带着皮帽子,早晨起床时,帽耳都冻在一起。到了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
下小雨。条件虽然很差,他从来未向困难低头。
新庄的领导和学生被张心的这种精神所感动,积极地同他一道想出了许多因陋就简的办学
措施。有的庄把仓库腾出来当教室,有的把住户的炕当做临时课堂,有的把庄里的办公室让出
个地方给教师办公。学生没有桌凳,张心又和大家一起动手,把木板钉上腿,高的当桌子,矮
的当凳子;又糊天棚、打炉子。他步行到20公里以外去联系课本,然后背回新庄……。经过一
个月的辛勤努力,5个新庄全部办起了小学校,为100多名末入学和失学的少年儿童创造了学习
条件。
学校办起来了。张心没因此而放松工作。他还是象串乡货郎似地来往于各所学校,了解情
况,解决问题,帮助新教师熟悉业务。当时新升乡有6所学校10名教师,除了他自己,其余全
是新手,从备课做教案,到讲课辅导,从批改作业,到课外补习,每个教学环节,他都苦口婆
心地传授指点。有5名新教师是山东人,普通话讲不好,他就象教小学生那样,一字一句地示
范指导。半个学年,这些文化不高、业务不熟的新教师,各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具有了一定
的教学能力,教学成绩也很好,年末学生统一考试,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
1959年,张心被提拔为十二分场中心小学教导主任。
光阴易逝,30年过去了,张心艰苦办学的事迹却总是留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