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棉裤到呢大衣
从花棉裤到呢大衣
穿衣打扮常常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比如福建、广东的妇女赤足短裤,陕西、甘肃的农民
爱用白羊肚手巾罩着头,山东鲁西南一带的姑娘们衣着打扮却另有一番风度,他们不梳短发而
是留着长长的大辫儿,上身是合体紧身小褂,下身却是肥肥的大花裤子。夏天的单裤花还小些,
特别是冬天的棉裤,常选用凤凰戏牡丹等色新艳丽的花布。尽管外乡人觉得很“艳”,但在
山东姑娘心目中却是一种自然朴实的美,她们的父母对此另有一番说道:龙凤呈祥的花样象征
着荣华富贵;喜鹊登梅的花样象征着美满姻缘……。姑娘要出嫁时,母亲便买来火一样颜色的
红布,最好是有鸳鸯戏水、莲花并蒂等花样,说是穿上这样的衣裳就能白头偕老。
1956年春,山东垦荒队千里迢迢开赴东北边疆。其中有不少姑娘,她们就是这样的打扮。
看到他们风尘仆仆的走在征服北大荒的队伍中,沿途使人不禁便联想到革命战争年代老解放区
妇女参战支前的情景。在艰苦的垦荒生产中,来自山东梁山、单县、城武等地的女队员们,和
男队员同样吃住,同样劳动,就连当时的机耕队里也有她们的“三八”包车组。经过多少次风
吹雨淋,姑娘们喜爱的花衣服变旧退色,有的打上了补丁,这使人们更觉得山东姑娘的朴实大
方与勤劳善良的性格十分和谐。几年过去了,几十年过去了,北大荒变了,人们的生活习俗也
变了。山东姑娘的大花裤子已经不见了,然而,每当人们回忆起垦荒史上那些趣事时,总不免
提及女垦荒队员们当时的穿戴和那些感人的事迹。
现在,他们的衣着打扮完全“现代化”了。姑娘们喜欢毛料的套服,一般都有呢大衣。呢
大衣的选料最讲究雪花呢和黑色呢,还有的穿羽绒登山服,配上裤线笔直的时兴裤和高跟、半
高跟的皮鞋,仍然是那样的朴实大方憨厚善良。当年穿大花裤的妇女,也都穿上了比较时兴的
服装,假如这个时候有谁再穿起当年山东姑娘的大花棉裤,一定会被人们误认为是马戏团的演
员呢。然而,谁也不会忘记,过去那些穿花棉裤的女垦荒队员,正是如今许多“时髦”青年的
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