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树疙瘩

树疙瘩



树疙瘩就是树根子。这里所说的树疙瘩,专指柞树棵子的根。柞树棵子,冬年限不长的小
柞树,它的根生在浅土层中,枝根细少,主根园骨瘤球,所以就有“疙瘩”之称。柞树棵子成
片成片地生长在稍高的地块,凡是它生长的地方,都是较好的沙土地,成了垦荒队员最早开垦
的目标。土好地难开,柞树砍倒剩下的那些根子,小的象拳头,大的象小盆,满地都是,给拖
拉机开荒翻地带来不少麻烦,堵死大犁,塞住耙片,严重时能把犁铲别断。因此,每开一块地,
得先把树疙瘩刨起搬走,成堆成堆的垛在地头上。开始,人们没想到它有什么用处,后来有
人用它烧火,不仅好烧,还耐着、省事、干净利索,一两个小时就能蒸好一锅窝窝头。个头儿
大的扔一十到火炉里,足足能烧半天。这样一来,树疙瘩成了当时的主要燃料,做饭烧它,烧
炉子也用它。孩子们放学后要干的活儿就是到地里拣树疙瘩;人们下地干活,腰里也经常系条
绳子,下班顺便捎回一背;管食堂的炊事班长也时常“命令”那些在食堂就餐的单身汉,干活
回来一手提回几个树疙瘩,百十号人放在一起便是一大堆,够烧好几天的。树疙瘩有生熟之分,
当年的叫做“生疙瘩”,经一两年后,须根烂掉剩下的主根,叫“熟疙瘩”,生疙瘩不太好
烧,最好把生疙瘩垛在一起,捂一两年后再烧。从1956年开始到60年代中期的十来年,人们很
少买煤,主要烧的就是树疙瘩。如果细心计算一下,节省了几百万元的资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