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勤三宝”
“一勤三宝”
“一勤三宝”是“老转建”学习“老垦荒”所创造的一个典故。1959年严冬的一天,寒风
凛冽,“烟泡”迷漫。在分场机关工作的宣教助理于成龙、劳动助理王长足,顶风冒雪,下队
了解克服困难度灾年的情况。他俩都是1958年部队转业从四川到北大荒来的,对于这样的天气
望而生畏,别说投身其中了。那时吃粮已显得有点紧张,他俩临走时只喝了点稀粥。等到了六
队,又冷又饿,偎缩在屋子里打哆嗦。
六队的党支部书记张孟中,是1956年山东垦荒队的带队。他看到老于、老王那个样子,赶
忙说:“来,来,别呆着,跟我去参加点儿劳动。”老于、老王面面相觑,觉得这位张支书很
不近人情,一不问吃,二不问喝,见面就让干活儿。既然主人发号施令,他俩也就勉强服从了。
张支书先带他俩拣了几筐树根疙瘩,又带他俩到一个水泡子刨冰冻。干什么用张支书也不
正面回答,弄得他俩莫名其妙。冰刨开了,张支书用锹在水里一和捞,上来了一些蛤蚂和泥鳅,
不大工夫捞了一篮子。老于、老王几次问“捞这干啥”,张支书才拿起一个大个的蛤蟆指着
肚皮上的一片小红点说:“这不是一般的蛤蟆,它叫蛤士蚂,也叫田鸡,不仅好吃,而且营养
价值很大。”
回到屋里,张支书吩咐点树疙瘩烧炕,生炉子炖田鸡和泥鳅鱼。个把小时炖好出锅了。田
鸡煮得又鼓又圆,泥鳅又滚又长,老于、老王谁也不敢下筷子。张支书好言相劝,并做了示范,
他俩才小心翼翼地尝了尝,真是又肥又香,吃了这个想吃那个。3人坐在热炕头上,边吃边
唠。张支书说:“现在感觉怎么样?。这叫‘一勤三宝’一屋子暖了,肚子饱了,人也有精神
头了!其实,北大荒遍地都是宝,只要勤快,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老于、老王哈哈笑起来
:“看来,还得学习你这老垦荒的精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