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运输队
马车运输队
垦荒初期,汽车极少,马车就成了最得力的交通运输工具,差不多各庄都有一个由5—8辆
组成的马车运输队。近就送粪拉柴,远至上山进城,都离不了马车,对新庄来说,马车队真好
像动脉里的血液。百把十里的路程,一天就能打个来回,有的庄用马车跑鹤岗“拉脚”,一趟
也有几十元的收入。车老板大都是关里农村的庄稼汉,能吃苦耐劳。他们一年到头奔波在外,
却从不在饭店吃一顿饭,随身带着干粮,饿了就啃上几口。那时既没有出差补助,也没有其他
特殊待遇,但他们干得很是欢快卖力。
人们爱马车队,车老板们爱车爱马。他们最喜欢给马披金戴铜,打扮得漂漂亮亮,连那大
鞭、小鞭也都拴上火团般的红缨,马匹饲弄得水光铮亮。每逢进庄,老板们不是坐在车上,而
是直立车辕上,“叭、叭”地甩着响鞭,“驾、驾”地唱着驭令,伴着有节奏的铜铃和马蹄声,
显得十分威风。人们也就自然地向这些车老板投去羡慕的眼光。因此,垦荒队中为数很少的
姑娘都愿找个当车老板的对象。二十五庄一个叫贾爱荣的漂亮姑娘,左挑右选,选中了黑不溜
秋的老板郝云风,有人还给他们编了一段顺口溜:
漂亮姑娘贾爱荣,爱上老板郝云风。
来年生个胖娃娃,赶着马车回山东。
那时赶车讲究“把式”,各庄的老板们每到一处议论的话题也离不开本行,谁的车拉得多
跑得快啊,谁的马好啊,谁的鞭头:功夫硬啊。据说当时众老板都很佩服一位叫姜明义的“把
式”,他身高力大有功夫。有一次,庄里新买进一匹青鬃马,性情猛烈,又咬又踢,无人敢使,
姜明义拉来要套在自己车上,行无数步,青鬃马脖一仰,前蹄跃起,向姜明义扑来,姜明义
从容躲过,甩手照马耳根子“叭、叭”两鞭。只这两下,青鬃马再也不敢发性子了。姜明义响
名四传,被好开玩笑的人称为“萝北第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