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根绳
十五根绳
1960年3月22日,一支15人的清荒队,扛着行李,背着饭锅,穿过片片树林和没人的茅草
野蒿,来到旱河南岸一块稍微隆起的岗地上。这个清荒队一没机械,二没车辆,只有几把镰刀、
斧头和15根绳子。他们就要靠这些东西在这里安营扎寨,清荒僻野建立新点。
北大荒的3月仍然是雪复冰封。清荒队刚到就下起了鹅毛大雪,食宿成了问题。幸好,他
们在柞树林旁边发现一个放蚕人扔下的小马架子,尽管破烂不堪,在这样的荒野能见到一个有
人住过的小棚棚,该是多么亲切。他们解下捆行李的绳子,背来一捆捆茅草披盖棚顶,又背来
树棵子搭铺,把个小棚子披挂得只剩了一个小门洞,夜里用草个子一堵,外面一看简直就是一
个草垛。天寒地冻,他们躺在草铺上,越睡越冷,只好轮班弄火取暖。睡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吃的问题又考验他们。没有锅灶,他们就一个土坑支上了锅;没有水,撮雪刨冰烧化;没有
蔬菜,吃冻土豆、干菜叶。
吃住虽然苦,要比起清荒来,还不屑一提。第二天,清荒队在队长夏清海和党支部书记王
景义的带领下,开始砍树割草清荒僻野,这才是一场十分艰苦的劳动。密密层层的树棵子、茅
草、蒿子,不仅要一一砍倒,还要全靠人力一一背出地外,有一些还得背到点上烧火、盖房。
15个人,15根绳,从早背到晚,从3月背到10月。他们的衣服磨破了一层又一层,肩头上补了
一块又一块;绳子磨断了再接起来,有的接了七八节。当年他们共清出了荒地3,000亩,盖起
了土房12间,还种了105亩蔬菜。分场党委表扬了他们的先进事迹,称清荒队员是好职工,队
长是好队长,党支部书记是好支书;并派人去采访。清荒队员们托着那一根根磨得起毛、满是
节头的绳子说:“您看看这些绳子吧。”来访者就以“十五根绳”为题写了一篇通讯,发表在
《北大仓》文艺专刊上,记下了他们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