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收割机坐爬犁

收割机坐爬犁



爬犁,是东北地区冬天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是,谁听说过夏天收割机也能坐上爬犁?
1965年,雨水和气温都比较适合小麦生长,小麦长得没人深。尤其是二队300多垧小麦,
籽粒饱满,迎风一晃,叫人欢喜。
谁知天不作美,收获时节,大雨小雨断断续续下了半个月,一般地里的明水深20多厘米,
洼地半米多深。车辆进地就一头扎入了泥里,动弹不得。眼看小麦弯下了头,多拖延一天就要
多损失一部分粮食。坐等天晴,还不知到猴年马月。大家心里十分着急。
快要到仓的粮食,不能白白丢掉。千方百计要收回来。队里决定全队人全出动,人机畜齐
上阵,坐船收麦,他们到打鱼队借了8条舢板,妇女们坐在船上,用镰刀或剪刀将深水里的麦
穗割下来,一船一船运出水来。水稍少的地片,职工们穿着短裤趟着泥水收割。但是,全队只
有职工不到百人,算上家属孩子才300多人。几百垧小麦,这样收法是不行的。这可把队长王
双芹等几位队干部急坏了,他一天到晚在地里指挥,泥里来水里去。他发现有些地块尽管表层
有水有泥,泥水下边还比较硬,加上泥水的浮力和滑劲,可以托得住爬犁。他们想:如果把收
割机装在爬犁上大概能行。
找几位老机务工人一商量,都认为有门儿,可以试一试。木工锻工连夜突击,第二天下午
爬犁就做好了。这架爬犁两只爬犁腿与一般冰雪上的爬犁不同,有40厘米粗细,接地面大,防
陷。然后把收割机拖上了爬犁,用拉筋固定好。又从工程队调来一台“100号”拖拉机拽着爬
犁下地,运行正常,试验成功了。他们又照样安装了一台收割机,两台收割机都用“100号”
牵引,再配两台“东方红”保驾,最多一天能割20垧。
收割机坐上了爬犁最怕出故障。一旦出了故障或陷在泥里。排除或摘挂牵引架可是苦差事,
必须蹲在水里,在泥水中工作。遇到水深的地方,还要深吸一口气,象潜水员似的把头扎进
泥浆似的水里去,露出头来,满脸泥汤。虽是夏天,早晚或阴天刮风,水是很凉的,下水前都
要喝点白酒,提前做一些活动。尽管如此,还是冻得打哆嗦,牙关合不拢。困难是能够被战胜
的。灾害虽然严重,那年二队小麦亩产量仍有70多公斤,居全场的上游,年终盈利70,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