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毛钱剧团
八毛钱剧团
1956年冬,新建二十五庄一些年青人活跃起来,为了让来北大荒的第一个元旦春节过得热
闹些,他们想要排几场京戏演一演,跟领导一打招呼,领导很支持。就这样,垦荒队自己的“
剧团”就在小马架子里诞生了。
这帮年青人非常热心,一有时间就跑到一起排练,拉胡琴的拉胡琴;打鼓板的打鼓板;吊
嗓子的吊嗓;练功的练功,不到两个月排出了《打渔杀家》、《空城计》等几出戏,其中队主
任乔日寿、妇女主任毕秀兰也扮演了角色。
剧排出来了,可是没有戏装道具,那时资金困难,根本买不起。不知是谁提出自己动手制
作的好主意,大家都说“行”。于是,就七手八脚做起戏装道具来了,他们用纸壳做乌纱帽;
用马尾做髯口;用水鞋贴上白边代替朝靴,用床单被面做服装,就这样没花一分钱,戏装办齐
了,就连化妆品也是用印油、墨汁代替的。大年三十晚上,全庄唯一的一栋草房里坐满了人,
大汽灯把屋里照得瓦亮。锣鼓响处,演员出场一亮相,台下立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
仅包含着鼓励和赞美,而且还充满着钦佩和骄傲。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垦荒队员们能看到戏,
能演出戏,也算是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吧。
春节过后,“剧团”要到外地慰问演出、戏装还行,可是再用那些印油、墨汁什么的当化
嫁品就不适合了。为此党支部书记马刚亲自跑了一趟肇兴镇,花了8角钱买回几盒胭脂粉。大
家高高兴兴地坐着马车到肇兴、莲花和风翔等外地演出,共演了十几场,场场坐无虚席,当人
们听说只花了8角钱就演起了戏,都称赞这是垦荒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