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冈
老龙冈
弯弯曲曲的旱河南岸,是一道40多公里的长坡冈,高约五六米,形成了旱河的自然堤坝。
它有好几个名称,有人叫它黑龙江“二道坝”,因再往北不到5公里有第一道江坝。有人叫它
旱河“河坎儿”,坎儿南坎儿北一高一低,称“坎儿上,坎儿下”。有人叫它“冈”,北边的
人称其为“南冈”,南边的人称其为“北冈”。这些名称,都比不上“老龙冈”叫得多,传得
广,因为这个名字既形象又有神秘感。
清朗的夏日,在“坎儿北”遥望这道蜿蜒的堤坡,越琢磨越象一条苍龙。坡顶上密密的林
带,恰似龙的背鳍;茫茫青草,在微风中此起彼伏,跟滚动的龙身一般无二;片片绿叶,在艳
阳下闪光耀辉,与碧玉般的龙鳞难分真伪。如果赶上旱河水涨,堤坡半没半露,确实象一条青
龙静卧水中。
然而,当好奇的孩子们问及“为什么叫老龙冈”时,老人们都很少讲这些自然景象,常常
渲染上一层神话色彩,煞有介事。
很久很久以前,黑龙“秃尾巴老李”,一时被小白龙打败,栖身黑龙江,选中这静静的旱
河水域,养精蓄锐,以图报复。过了七七四千九百年,“老李”元气恢复,带着旱河之水腾空
而去,寻到小白龙与之苦战三年,终于取胜,凯旋黑龙江。为了感谢休养生息之地,黑龙“老
李”在它原来卧过的河岸上蜕下了一层老皮,让其积沙土、生草木,形成一道长冈,以拦洪水、
风雪,造福于本地。所以,这道冈就被叫做“老龙冈”。又因黑龙与小白龙交战时把水带走,
河中三年无水,所以,这条河又被称为“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