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老龙冈
第五章 抗联故事
激战老龙冈
1938年5月,现七、八队之间的老龙冈上,还是一片荒原,在草丛和灌木林中,闪动着一
双双鹰一般的眼睛,抗联六军一师和五师的150名战士,夜间就埋伏在这里,等待着猎物的封
来。
这一带,草木密不透风,对面三五步远都难以发现,更有两个土岗和旱河堤岸(老龙冈)做
天然工事,是打伏击的理想地方。绥萝公路穿过这里弯弯曲曲伸向远处,是敌人必经之路。
几日前侦察获悉,从西边来的一个日伪警察大队,在肇兴停留之后,携带辎重家眷,由此
经过,前往绥滨县四区驻防。这支日伪警察的驻守对经常在这一带活动的抗联很是不利。于是
在蒲鸭河的密营中,经抗联两个师的干部一天谋划,一个伏击方案拟定了,当天夜里就在老龙
冈上,设了3道埋伏;第一道设在一个林冈上(现八队处)由一师师长马德山亲自率领;第二道
在高轩泡岸南,是主力;第三道设在一个较高的山冈上,(现场部、八队之间的西山包),一个
警卫排。3道埋伏各距四五百米,由第二道重点突击,一、三道包抄两翼。
上午11时,敌人露头了,约300人,走在前头的是一个尖兵班,其后是大队,伪警杨大队
长和3名日本宪兵,各骑高头大马,跟着是警察,接着是50辆马车,拉着家眷、物资,队尾100
多伪军断后,队伍足有1公里。
半小时后,敌尖兵进入埋伏圈,后边的大队也在向抗联给他们准备好的“墓场”缓缓行进,
400米、300米、200米……。就在这紧要时刻,日兵警犬朝山冈方向狂吠,一敌军官在马上
随手打出一梭子弹,抗联警卫班估计会被敌人发现,便提前开了火,一举将敌尖兵班歼灭。敌
人惊慌失措,纷纷北退老龙冈。抗联马师长见伏击不成,当机立断,命令各道伏兵发起进攻,
他一马当先,追击逃敌,不料被躲在破房夼(高士轩房夼)的敌人放暗枪打中落马。抗联伏兵各
自为战,奋力杀敌。敌人退到老龙冈坎下,负隅顽抗,一场伏击战打成了对抗战,枪炮齐鸣,
人喊马嘶,双方打得相当激烈。这时抗联警卫排迅速迂回到东面江楞子抄袭敌人,日伪遭夹击,
乱了阵脚,溃不成军,战斗1小时结束。日伪死伤60余人,被俘70多人,杨大队长被活捉,
两名日兵连同一名叫“小安”的队长全部击毙,抗联伤亡10余人,马师长和五师董秘书受重伤,
撤离途中牺牲在担架上,抗联经附近的“小窝棚”居民点(在现一队东北)留给老乡们部分缴
获的行李,并请掩埋战友尸体。居民王殿臣、王忠义等找到马师长及董秘书遗体,裹着花被葬
在现燃料站山包南坡,其余遗体就近归葬在现八队东公路南的小土包上。战斗之后,日军也派
人在战斗的山岗上埋了3名日军尸体,并为小安立了木牌。
时隔48载,1963年一队(现八队)拖拉机驾驶员王坤在山岗北开荒,翻出两把军刺和1把军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