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94年

1994年


1月10日 农场下发1号文件:生产队为经济实体,队长为法人代表,由农场聘任。工
商企业多种形式并存:承包、租赁、转让、拍卖。文教卫生实行校(院)长负责制,公开招聘
教职员工,择优上岗,贡献计酬。机关精简缩编,加强服务,节药开支。

1 月14日 农场职代会代表团团长联席扩大会议通过了《增加职工工资和退休金方案》,
增资总量按每人每月50元计。

  2月 农场单设民政局,后与司法科合署。

  2月 农场养殖场鱼池转包给个人。承包人工鱼池面积180亩。

  2月27日 农场制定了建设小康队方案(详见社会编)。

  3月 农场啤酒厂停产。

5 月16日 水产航运公司职工王洪江、王洪和兄弟二人在黑龙江捕获一条特大雌性鳇鱼,
重1045斤,以5.1万元出卖。令人惊奇的是,这条鱼并不是通常用专捕鲟鳇鱼的滚钩钩住的,而
是一般趟网捕到的。趟网缠到了鱼腮上,按常理,这么大的鱼很容易连网带走,可这条鱼在捕
捞中服服贴贴,只是拖到浅滩才开始挣扎,将小船顺流拖出4 公里,好不容易慢慢拢到岸上。
王家认为是江神赐财,杀猪祭江。其实是这条鱼怀籽太多,不便动弹。

6 月末 农场中学初三女生宋健敏以总分管理局第一(875 分)的好成绩考入管理局重点
中学。农场奖励该生500 元。

7 月5 日 俄罗斯阿穆尔捷特十月区农业考察团一行4 人由农业局局长巩伏林带领到农场
考察,先后参观了机械厂、粮食处理中心,果糖厂、啤酒厂等单位。

7 月22日 上午,农场开巡回现场会,召集生产队干部及机关农业部门人员,随走随看,
发现正反典型,当场解剖分析。在十九队,看到有一地号大豆枯黄,原来是户主听说大豆值钱,
盲目将水田改成旱田种植。由于土壤渗水性能差,大豆没长好。场领导当场强调了科学种田的
重要性。这次现场会共参观分析了十几个实例,大家受益匪浅。

8 月 农垦总局卫生局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江滨农场医院为一级甲等医院。

9 月初 农场撤销职业高中,与一中合并。

9 月10日 农场512 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安装完毕,农场投资61万元。

9 月14日 农场党委表彰了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单位有八、十八、二十一队和
商店,个人24名。这是农场首次专门评比表彰政工先进,以加强此项工作。

10月 农场成立教育服务队。

12月2 日 中共江滨农场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

本年 农场中学91级全省高中会考达标,获农场总局“优秀学校”称号。

本年 农场完成扫盲工作,最后一批61名文盲全部达到小学文化程度。

本年 土壤化验表明,全场耕地肥力稳中有增,有机质平均含量略高于3 %。这是农场多
年来实行秸秆还田的结果。农场的耕地,初期有机质含量是5 %,到80年代中期下降到3 %。
从1986年开始,强调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尤其是进入90年代,秸秆抛撒还田面积逐年扩大,小
麦达到100 %,水稻90%,大豆80%。

本年 农场采取了“双保”扶贫办法(详见社会编)。

本年 江滨地区降水743 毫米,是历史上第三个大涝之年。过去降水超过700 毫米的两个
年份,农业都是大幅度减产亏损,而1994年却取得了粮食总产、农业效益双超历史的好成绩。
其原因之一是农田水利建设起了作用。全年水利工程608 万土方,投资196 万元,人机齐上,
疏通了所有干渠,并新开了500 多条支、斗、毛渠,排涝有力,农田80%受益。

本年 农场共青团委开展“青年志愿者工程”活动,成立“志愿者协会”,吸收成员853
名,共开展社会公益活动630 次,做好事3100件。《农垦日报》头版头条 迫了活动情况。

本年 所有家庭农场的生产、生活费用全部自理,自理总额3210万元。彻底改变了“农场
出钱我种地,亏损盈利账本记”的状况,出现了“自已出钱种好地,精打细算我受益”的态势。

本年 养路队改称为农牧队。

本年 交通科成立公路管理站,彭云国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