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96年

1996年


1月1日 农场决定粮油厂、水利公司、供电局、物资公司、种子公司实行委托经营。

  1月20日 农场发出关于种子统留统供的通知,提出七条规定。

  1月 农场职工群众为地震灾区捐款72万元,衣物300多件。

  春 农场水产航运公司将黑龙江水面由原先的承包改为承租。

3 月 农场在春耕前兑现了家庭农场超分配款1322万元,又支付议价粮款2100万元,至此,
农场对内不欠一分钱,上下一身轻,生产热情十分高涨。

3 月8 日 农场召开第二届女工代表大会。

4 月1 日 “佳滨”液化气站改由农场经营。

春 5 个生产队民主选举队长。

春 农场规定征收草原管理费。标准:每年一匹马9 元,一头牛7.50 元,一只鹿7.50 元,
一只羊1.50 元,年初年末各交1/2。

春 农场规定:旱河沿岸及水产航运公司地域草原由所在单位承包,期限一次5 年,承包
费每年每亩0.50 元。草原由承包单位直接管理,农场确定管理标准。

7 月1 日 农场医院在十一队设立分院,方便农场西片生产队患者医疗,2000年撤销。

7 月 农场公路客运站启用,该站建于1992年,因工程质量等原因一直未用。

8 月15日 上海知青陆继林同爱人及15岁的女儿来到阔别20年的二十队回访。当他知道当
年朝夕相处的该队职工林志学的女儿正在读初中,主动提出让两家女儿结成“互学互助”对子,
并表示要资助林的女儿考取上海大学。同时,陆继林又拿出1000元捐赠农场小学。

9 月 农场小学教学楼建成启用。全场30所小学归教一处,实现了多年的集中办小学愿望。

10月 农场为发扬北大荒精神,在纪念垦荒40周年之际,举办了“拓荒者足迹”图片展览,
共收集40年来各种照片200 余幅,吸引了广大职工群众,参观者万人次。

秋后 由于本年低温寡照及品种等原因,所种5000公顷玉米含水量过大,又遇秋季多雪,
晾晒困难,形成“潮粮”。第二年开春,全场动员,多方处理,损失不大。

秋后 农场水稻、玉米、甜菜丰收。主要原因是“三移两膜”(水稻、玉米、甜菜育秧移
栽,覆地膜、棚膜)。

10月 农场水暖站成立。

10月18~21日 农场举办开荒40周年纪念活动。参加人员有山东6 县垦荒队员、萝北县拖
拉机站成员、1985年转业官兵、大连警备区转建官兵、山东6 县市代表团,共800 余人。活动
内容:纪念大会、参观、访问、座谈、山东来宾赴俄罗斯旅游等。

10月末 小学建成了32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

11月26日 运输公司所有货车转卖。公司更名运输管理站。

12月30日 农场成立成人教育委员会,成员9 人,主任委员岳古阳。

本年 农场畜牧业科技水平提高,主要表现在:奶牛全部冻精配种、犊牛低奶量培育、羊
产羔率110.9%

本年 农场粮豆总产突破10万吨大关,产量为102 万吨,主要因素是风调雨顺、科学种田。

本年 工商企业转亏为盈,总产值2180万元,交利费118 万元。此成绩主要取决于改革的
深化。

本年 国家财政部授予江滨农场“扭亏增盈单位”称号。

本年 全场20个生产队用上了自来水,实现了“小康队”的一项硬指标。这样,除了旱河
坎下水质较好的五队、六队而外,只有住户较少的二十五队、二十六队和偏远的十二队、十三
队没实施这项工程。

本年 农场粮油厂生产的“双凤”牌面粉、大米和豆油,不仅名传附近市县,而且翼飞江
南,成为无锡等地的畅销货,主要原因是原粮品质优良,加工精细,无添加剂,属绿色食品。

本年 全场大豆全部实现种衣、叶肥、化灭、良种化。应用高效肥12万公顷,施用范围约
占大豆总面积的15%。

本年 农场团委开展“爱心储蓄”活动,数额54万元,利息用于助学。

本年 农场职工张金林筹资30万元办起金鹏木器厂,是全场第一家较有规模的私营企业。

12月30日 农场召开七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

本年 粮油厂加工的米、面、油被评为农垦优质产品,农场总局授予粮油厂“质量信得过
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