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改革进程
第四章 工商企业改革
第一节 改革进程
农场的工商企业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1987年。大家叫做“砸锅”阶段,打破传统的“大锅饭”经营管理方式。
建立自主经营、指标分解承包责任制。农场对场办工商企业实行“全民所有,计划管理,承包
经营,独立核算,定额上交,自负盈亏,超利分成”办法;对职工集资兴办的工商业实行“集
体所有,计划管理,单独核算,定额上交,照章纳税,股份分红,亏损自负”办法;对个体工
商业实行“个人所有,市场管理,固定上交,照章纳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办法。所有场
办企业,均实行“计划指标控制,合同制约”机制。农场把产值、利润、定额上交、职工固定
上交费等项指标分列给各单位,与之签订经济责任合同,实行百分考核,按考核成绩兑现收入
和奖罚。单位对车间、班组和个人实行岗位责任制和指标管理,按效分配。平时,全体职工预
借本人工资80%的生活费,实际分配年终经考核一次兑现。从利润中扣除税、费、留(单位留
成)部分,其余职工分配,打乱了原等级工资。职工所得大部超过原工资水平。超指标数额分
成比例一般为:农场与单位为“4 ∶6 ”,即交农场40%,本单位60%;内部分配“6 ∶4 ”,
即单位留60%(含发展基金和奖金),职工分配40%。这叫做“见利分成”或“超利分成”。
这一阶段企业厂长经理都是自荐聘任。
第二阶段,1988~1990年。全面推行招标承包责任制,深化内部改革。农场依据前段工商
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前景,重新确定了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目标,公开招标聘用厂长经理。投
标者一次性交纳保证金,数目为本单位职工平均收入的3 ~4 倍;职工交纳的风险抵押金数目
为本人年工资的20%~40%。各单位投标人经过演说、答辩和职工评议投票,当场宣布任职。
此办法先在畜牧公司试点后,各工商企业相继进行,所有厂长经理都是招标聘任,任期3 年,
厂长经理上任后,重点加强基础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建立健全班组核算制度,
划小核算单位,指标层层分解,消除车间、班组喝“小锅粥”弊端;二是提高了标准化管理水
平,向生产程序化、经营系列化、资料数据化、质量标准化要效益要信誉。
第三阶段,1991~1993年。全面实行全员承包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采取“四自”
“一定”办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定额上交。具体实施办法:
粮油厂、啤酒厂、工程队、副业队、运输公司、畜牧公司、种子公司实行“定额上交,亏
损不补,超收分成”办法。分成比例:农场“4 ”,单位“6 ”;单位“6 ”的内部分配:发
展基金“5 ”,奖金“2 ”,职工分配“3 ”;
木材厂、砖瓦厂、修造厂、鞋帽厂、建筑公司实行“上交利润基数包干,超收留用”办法。
“留用”分配:发展基金50%,奖金20%,职工分配30%;
供电局实行“费用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办法。“留用”分配:发展基金40%,福
利基金15%,奖金15%,职工分配30%;
商店“以商养商”,利润用于自我发展,农场只收“职工固定上交费”;
果糖厂“限额亏损,超亏挂账,减亏增收”,减亏部分10%职工分配;
物资公司确定“上交利润基数”,超利与农场‘6 ∶4 ’分成,内部分配:工资总额与效
益挂钩。
工商企业内部层层签订劳动合同,按国务院和黑龙江省《劳动合同暂行规定》办。确定了
厂长经理的“中心”地位,发挥了中心作用,行使了职权、责任和义务。任期考核结果除果糖
厂、啤酒厂、鞋帽厂以外,其它单位都超规定完成了任期目标。同时,发挥了党支部的“核心”
作用。
第四阶段,1994~2000年,改革的重点是产权制度,转换经营机制,解决负盈不负亏问题。
实行一厂一策或一厂多策,放弱抓强,停、租、卖、包。先后关停了发展无望的果糖厂、啤酒
厂、鞋帽厂(工贸公司)。对微利的砖瓦厂、木材厂、水航公司、畜牧公司、农机厂租赁经营,
对效益较好的粮油厂、物资公司、粮贸公司、种子公司和涉及到农田建设的水利公司及能源的
电业局全员抵押,委托经营。运输公司则是货车转卖、修理和客车承包、房屋租赁三种形式;
养殖场鱼池转让给个人。90年代中后期,砖厂转卖为私营;商店“租壳卖瓤”,商品转让个人
私营;农机厂转卖为股份经营;粮油厂转卖为私营。产权改革,转机建制,农场放权于企业,
政企分离,工商企业完全走向市场,按市场需求运作,实施了“四全”管理办法———全面质
量管理,全按标准作业,全员劳动合同制,全都落实经济责任。农场对委托和租赁企业“高抵
押,重奖罚”;对职工“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各工商企业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产
品质量、经营效果都有一定提高。以产权改革初期的1995年为例,全年完成总产值2670万元,
比上年增长21.6%,创利费10.5万元,比上年增加52.4万元,销售收入2412万元,比上年增长
17%,彻底卸下了亏损负担。与此同时,个体民营工商业蓬勃发展,全场个体工商业户400 多
个,从业约800 人,年收入1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