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事项
第二节 主要事项
厂长经理负责制 为实现工商企业的自主经营,减少行政干预,1988年全面推行厂
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在任期内,必须保证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目标按农场规定完成,接受
上级、党支部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农场放给厂长经理10项自主权:
———安排生产计划;
———确定内部承包形式;
———决定超产产品价格和劳务价格;
———合理利用留成基金和一定的折旧费;
———提名任免副职以下的管理人员;
———采购农场不能供应的应急物资;
———按实际需要确定机构编制;
———经农场同意,组织参与跨地区的联合经营与协作;
———将多余的固定资产转包、出租或转让;
———对员工奖功罚过。
到1993年农场彻底放权:
———有权决策生产经营;
———有权确定承包形式和产品劳务价格;
———有权采购物资和销售产品;
———有权使用发展基金;
———有权决定内部分配;
———负责劳动用工和人事管理。
前后相隔5 年,放给厂长经理的权限有质的不同,标志着农场工商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发
展。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工商企业步入了确立中心、法规治厂、内强基础、外向
市场的新阶段。
“五个活动” 为落实国务院“质量、品种、效益年”指示,1991年,农场工商企业开展
了“五个活动”。(一)岗位练兵活动;(二)“三提三降”(质量提一个等级,出品率提
0.5%,利润提0.5%;万元产值耗能降5 %,成本降1 %,流动资金周转降5 天)活动;(三)
日效益管理活动;(四)“五小”(小创造、小发明、小革新、小建议、小改造)活动;(五)
销售产品回收货款活动。
活动中,农场成立了考评领导小组,各工商企业也成立了以厂长经理为组长的考评小组。
实行日考核月兑现的办法,全员定指标,任务落实到人。此项活动对于增强责任、提高技艺、
增收节支、增产提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当年工业革新40多项,有创造性的4 项(啤酒厂
2 项,砖瓦厂1 项,机械厂1 项)。全年回收拖欠货款290 万元,其中陈欠近百万元。
“日核算法” “日核算法”在农场工商企业中应用始于1988年。它运用会统手段,以班
组核算为主体,以工序、成本、质量为重点,充分调动“人人当家作主,共同创造效益”的全
员核算活动。
“日核算”具体做法:(一)制定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制度;(二)建立标准化计量体系,
如工时、劳务、原料、产品、费用定额和结算价格;(三)把产量、产值、利润、管理费等具
体指标落实到班组、个人;
(四)班组配备兼职核算员填写“日核算”单;
(五)“日核算”单填写程序:1 、项目包括产品、数量、质量、进度、工时、材料、电
力消耗、设备完好率;2 、计算表包括投入总价值(列项)、产出总价值(列项)、盈亏、班
次工资(按工时多少、产量上下、质量优劣、消耗节超、品率增减、利润高低等因素计算);
3 、交接记录:除上述事项外,还有时间、生产和安全设施等;
(六)“日核算”单通过班组长审核,报车间主任验收签字,当日公布,再报会统室复核,
经厂方审检。
“日核算法”的实施,增强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用大家的话说:当一份家,理一
份财,担一份责,受一份利。
通过推行“日核算法”,农场工商企业经营效益变化明显,以1988~1990刚开始的三年累
计产值、利润、人均收入为例,比前三年分别增长了20.8%、6.24%、57.4%。
职工固定上交费 俗称“保职费”、“人头费”。工商企业按职工人数每年上交农场,主
要用于劳保基金、福利基金、农场管理费、粮油倒挂。其交纳标准:1986~1988年每个职工每
年370 元;1989~1990年530 元;1991~1992年700 元;1993~1994年765 元;1995~2000年
1000元。在职职工由单位交纳。不在职的及个体经营者由个人交纳,不交纳的不承认职工资格。
职工分离 减缩富余人员是工商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80年代中期,企业内部人员
“优化组合”,从车间、班组中分离出一部分人员,共100 多人。农场要求各单位内部“消化”。
有些企业开办商店、饭店、蔬菜种植等二、三产业,富余人员绝大多数得到安排。90年代中期
以后,由于果糖厂、鞋帽厂、啤酒厂关停,运输公司、砖瓦厂、粮油厂、机械厂转让转卖,造
成780 多职工离开原工作岗位,其中大部分承包一二公顷耕地,一部分搞个体经营,还有一部
分包工、打工,少数待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