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一、聘任校长
农场对校、园长多是场党委任命,也尝试过公开招聘。
第一次公开招聘是1984年,中学招聘校长,3 人自荐,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读自荐书,
农场相关领导和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听,尔后农场党政班子研究确定人选为程魁智,由场党
委任命。
第二次是1988年,职高、一中、小学公开招聘校长,职高2 人,一中1 人、小学3 人竞聘,
办法比第一次较为完备,由个人宣读自荐书提出治校方案,当场提问答辩,教职工投票,场党
委审批。结果,职高崔英、一中程魁智、小学孙权玉被聘任。
第三次是1992年,中、小学竞聘校长。中学应聘4 人,小学5 人,各自发表竞聘演讲,农
场党政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听。尔后农场党政班子研究,确定中学校长刘明德、小学
校长毛克勤由场长聘任。
第四次是1998年,中、小学竞聘校长。中学应聘2 人,小学1 人,在教职员工大会上应聘
人各自提出治校方略及任期承诺,与会者投票,后经农场党政班子研究,场党委审批,场工聘
任,杜学山被聘为中学校长,刘家赞被聘为小学校长,任期3 年。
二、教师竞岗
中、小学教师竞争上岗是基于教育改革需要和教师超编实际所实行的一项人事改革制度。
总的原则是:定编定责,公平竞争,择优聘用,末尾淘汰。办法是:个人意向、考试考核、民
主测评、校长聘用“四结合”。这一制度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小学普遍实行,中学进行了4
次:
1993年 共有教师122 名,聘用上岗115 名,落聘转岗7 名。
1996年 共有教师122 名,聘用上岗118 名,落聘转岗4 名。
1998年 共有教师128 名,聘用123 名,落聘转岗5 名。
2000年 共有教师71名,聘用上岗68名,落聘转岗3 名。
小学进行了4 次:
1994年 共有教师121 名,聘用上岗97名,落聘转岗24名。
1996年 共有教师85名,聘用上岗81名,落聘转岗4 名。
1999年 共有教师98名,聘用上岗83名,落聘转岗15名。
2000年 共有教师98名,聘用上岗82名,落聘转岗16名。
以上各年度中,中、小学聘用、落聘教师人数均不包括正常调动、退休、内养教师。
落聘教师保留身份和档案工资,人事关系转入教育服务队,可以自谋职业,也可以在服务
队从事种植业。农场给落聘转岗教师发一年生活补助费,每月170 元。
被聘教师建立岗位责任制,定期考核,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标准严格要
求。教师们说,上岗不易,胜岗更难,舟楫竞流,大浪淘沙,规律如是。
教育系统工人基本上按教师竞岗原则和办法聘用,先后共有10多人落聘。工人落聘后不享
受生活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