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教学改革

第四节 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主要围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上做文章,以达到全面发展目的。在这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大体情况在“教育章”
里已有叙述,这里补述几点做法。

集中办学 农场原有中学3 所:一中、二中、职高。1988年二中合于一中,成立江滨中学。
1994年职高合入江滨中学。至此,中学实现了集中办学。1996年以前,全场共有小学30所,其
中农场小学有场直小学、第二小学,生产队28所。1994年生产队小学三年级以上分别集中到一
校、二校。1996年全场小学都集中到场部江滨小学。小学集中,改善了教学条件,较为充分地
利用了教学设施和师资优势,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开发,教育教学质量比分散办学明显提高。

充分利用设备 由于农场加大投入,一中、小学都有比较正规的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
音乐室、体育场、图书室等。为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自己操作实践,所有场所增加了开放次数,
延长了开放时间,根据需要还可以个别开放。

减轻课业负担 一方面缩短课堂时间,由原来的每节课45分钟改为40分钟,上课提倡精讲
多练,一半时间给老师,一半时间给学生。教师讲授突出重点,启发诱导;学生可质疑问惑,
所学知识当堂消化。另一方面减少课外作业,各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互相协调,每天总共布置课
外作业量不超过1 小时,较前缩短了30分钟。这样一来,多给了学生课外校外活动时间,让学
生多学社会实践知识。所布置的作业,要求重点与难点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书本
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变“量”为“质”,变“死”为“活”。

  同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学校采取单个教练,侧重辅导,发挥特长,培养“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