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二节 专业队伍

第十二节 专业队伍


全场有农业技术人员64名,平均文化水平接近大专,平均年龄36岁。有技术职称的54
人,其中在职高级农艺师3 人、农艺师9 人、技术员42人。农业技术职称1988年开始评定,当
时获职称的42人,其中农艺师10人、技术员32人。每个生产队都配有专职技术员,有的还专
门配了水稻技术员。每年都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调查研究。此外,有60%外送进修。
并定期考核业绩。与此同时,通过办班、请专家讲课、实地指导、电视讲座、阅读书报等途径,
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使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大。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能为家庭农场提
供一般性的指导服务,还能搞一些高新的科研项目。例如,1994年、1995年在垦区率先实验的
水稻“钵育摆栽”,取得成功。1995年水稻办主任张承厚和技术员葛天鹏撰写的《寒地水稻钵
育摆栽》论文获国家北方水稻协会二等奖,并将此技术广泛推广应用,取得实际效果。再如,
1997年,受玉米、甜菜覆膜种植的启示,农业科在八队、十九队各试验了2 公顷大豆覆膜,为
垦区首例。此项技术垦区大面积推广,收效颇丰。可惜的是农场业务部门未申报专利,事后被
别的农场申报取得。10多年来,农业技术部门共进行科研项目9 个,都有收获。写专业论文45
篇,农垦分局级以上专题介绍论证5 篇。农业科技工作初见成效。90年代以来,获农垦分局农
业处以上机关嘉奖16次。其中,1993年农业科的“增产菌应用”,获得国家植保总站授予的
“先进集体”荣誉,1999年,农场农业科被评为农垦分局先进单位;科长张同兴曾3 次获农垦
分局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副科长单文杰(女)被评为农垦总局科技管理先进工作者;科员王
秀春(女)4 次被评为农垦总局农情先进个人,1 次被国家农业部农垦司授予“农情先进工作
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