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三节 灾害

第十三节 灾害


1986~1993年,连年发生水稻立枯病,种植户歉收亏本,严重影响了水稻发展。主要原
因是没做床土调酸消毒。

1986年5 月1 ~6 日,平均气温18.7℃,比历年平均温度高8.8 ℃,小苗势旺。7 日后连
续3 天降温,10日晨降至-7.5 ℃。所种133 公顷油菜和353 公顷大麦全部被冻死,1267公顷
甜菜冻死1 /2.直接损失43万元。

1987年6 月1 日下午5 时,二十二队、二十四队降冰雹15分钟,将近40公顷甜菜苗被打毁,
部分出土庄稼小苗受害,直接损失5 万元。

1987年夏发生小麦粘虫,有862 公顷每平方米有虫15~25条,减产10~15%。较重的是十
四队和二十四队,分别为200 公顷和212 公顷,减产10~20%。

1987年8 月1 日14时,林场、十一队、十二队遭大风冰雹袭击,持续28分钟。风力超过12
级,场院苫盖物资多被卷起,粮食浸泡,几十棵杨树被刮断,有的连根拔起。冰雹直径一般在6
厘米左右。大的超过10厘米,个别竟达15厘米。一台“E—512 ”收割机6 厘米厚的风档玻璃
被砸得粉碎,四五十户的房瓦和门窗玻璃被打破。这次风雹共降水82.6毫米,1240公顷农作物
受灾严重。

风雹过处,70~80%的小麦粒被打落在地,玉米倒伏,大豆几乎光秆。

1987年8 月2 月下午2 时许,特大冰雹骤袭十一、十二、十三3 个生产队,雹粒一般在鸡
蛋大小,有些如拳头,少数直径13~15厘米,重达700 克;持续15分钟。冰雹过处,作物无一
幸存,房顶瓦片多有击碎;无人畜重伤。

6 月8 ~9 日,12个生产队连遭暴风雨及冰雹袭击,重灾面积4000公顷。

1988年9 月20日下午两点,二、三、四、七、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队遭
冰雹袭击,持续15分钟。大豆水稻子粒砸落,甜菜只剩茎块。受灾面积3148公顷,其中绝产48
公顷,平均减产五成半。

1989年6 月13日,冰雹袭击科研站、二十一队、二十五队、八队、九队、十队、十八队和
十七队,雹粒堆积5 厘米厚,受灾禾苗3300公顷,绝产634 公顷。

1990年6 月19日晚,冰雹袭击七、八、十、十六队,持续20分钟,受灾面积355 公顷。

1990年7 月10日,雹灾降至十二、十三、十四队和林场,持续15分钟,雹粒直径5 厘米左
右,农田受灾1457公顷,许多住宅门窗玻璃被砸碎。

1990年8 月1 日,五、六、九、十二队和林场受雹灾,面积2198公顷,其中绝产435 公顷,
减产五成半的1762公顷。此次冰雹持续25分钟,伴有狂风,不少树木折断,有的门窗玻璃击破。

1991年4 ~5 月,连续30天高温无雨,农作物出苗仅30%。

1991年5 月29日下午15时40分,冰雹降至一、三、五、八、九、十一、二十一、二十二队
和林场,持续25分钟,3600公顷农作物受灾。

1991年6 月1 日下午16时50分下冰雹,连续30分钟。十、十一、十六、二十一队受灾。加
上5 月29日雹灾,全场受灾农田共3750公顷,经济损失268.9 万元。

1991年6 月初,正是农田苗期,1 ~9 日连续降雨1332毫米,农田明水面积7882公顷,占
全部耕地的30%强。全场日出动人工2000多,推土机11台,挖掘机2 台,抽水机30部,奋战3
天,疏通干渠28条56公里,新开毛沟上千条,掘开公路两处,清除河道渔具50多件,排除了大
片积水。

1991年7 月低温,照常年同期低5 ℃。此时正是庄稼开花传粉期,30%穗蕊不孕,谓之障
碍型冷害。

1992年6 月4 日17时35分,一、十八队受雹灾,农田受灾288.5 公顷,损失约33万元。

1992年7 月16日13时30分,十一、十二、十三、十六、二十六队降冰雹达70分钟,332.5
公顷作物受害惨重。直接经济损失36万元。

1992年7 月25日,冰雹龙卷风袭击二、三、四、五、六、七队和果糖厂、砖厂、鞋帽厂,
农作物受灾2000多公顷,平均减产六成。造成房屋、通信线路等损毁价值近百万元。

1992年7 月28日12时25分,八、十、十二、十六、十九、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
四、二十五队、科研站11个生产队受雹灾,农作物成灾4154公顷,减产五成。经济损失392 万
元。

1993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6 月23日23时,1 ~1.5 厘米雹块袭击十五队。7 月5 日14时,
1 ~2 厘米雹粒袭击十二队。8 月上中旬连续降雨665 毫米,气温比正常年份同期降低6 ~8
度,正在抽穗扬花的农作物孕育不全,生长不良,大豆、玉米上粮不足减产。8 月24~26日三
场暴风雨,八、十二、二十四队作物倒伏或植株折断,共造成经济损失105 万元。

1993年7 月,农场首次发生大豆黑斑病,病区在三、四、五队,面积206 公顷,品种是
“黑河九号”,经济损失15万元。

1994年夏秋,旱涝不均。5 月28日,下了一场70多毫米的暴雨。之后,近一月天晴日朗,
地表形成3 厘米的干硬板结层,大豆出苗不齐,公顷毁253 种。此气候造成甜菜立枯病发生,
毁种495 公顷。以上经济损失128 万元。从6 月21日到7 月10日,连续降雨173.5 毫米,最多
一次75毫米,并伴大风。地里积水,小麦、玉米倒伏,低平地号作物被淹,枯黄,成灾4400公
顷,损失1000多万元,8 月10日晚7 时30分,又遭暴风雨,风力八级,东部8 个生产队玉米、
大豆倒伏517 公顷,减产五成。

1995年5 月份连续降雨,低温寡照,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低6.2 ℃,甜菜45%得立枯病,
14个生产队毁种,面积193 公顷,增加成本,影响产量。

1995年6 月2 日一场急雨后,土壤表层变硬,玉米、大豆出苗不齐,玉米毁种299 公顷,
大豆毁种641 公顷。

1995年夏,八队水稻40公顷秧期受“一次灵”药害,秧苗枯萎,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索
赔了15万元。责任者是农垦分局科研所,由于改动了原配方,但未向用户说明所致。

6 月3 ~22日高温无雨,干土层达20厘米,农作物受旱,小麦尤重,株高20~30厘米,减
产四成五。

9 月14日早霜冻害,比历年平均霜冻时间提前12天,粮豆“上粮”不足,减产四五成。

1996年夏水稻抽穗期,空气湿度大,加之大面积长期种植的“龙花0 —46”品种,抗病性
下降,稻瘟病普遍发生,占全场水稻的33%,十三队、十四队等单位多数颗粒无收。全场减产
1000多吨,损失百余万元。

1997年春涝,4 ~6 月降水176 毫米,1000公顷耕地未能播种。

6 月遇到历史少见水涝低温,春播期间降水200 毫米,由于寡照,有效积温较常年同期少89.9
℃,造成了播期延长、出苗晚、生长慢、苗瘦弱、病害多的后果。

1997年6 月21日15时30分,冰雹降至十三、十四、十五、十七队,农田小苗受灾335 公顷。

1997年8 月连降大雨,雨量320 毫米,苗期大田被淹1106公顷,减产2.8 万吨。

10月正值秋收,9 日下午下了头场大雪,降水量10.6毫米。之后5 天下雨雪4 场,又降水8.9
毫米。丰产而未及时抢收的1459公顷水稻被捂在雨雪中,共减产1500余吨,给待机收稻户造成
损失。

1999年5 月19日19时,十六队降冰雹20分钟,大豆苗被砸30公顷,其中10公顷绝产。

2000年春涝夏旱,上年冬天雪大,4 ~5 月连续降雨1664毫米,气温比历年同期低6 ℃。
播期延误,出苗不全不齐,部分毁种。6 月干旱,连续33天没雨,小麦干枯减产。大田含水量
在8 %以下,豆苗干死10%,底叶干死的30%。玉米下半部叶子干焦,上部萎蔫。各类作物受
灾15887 公顷,其中绝产683 公顷。

  附历年气象资料表

   历年积温及初终日期表
(1986~2000年)
表3-15


  
历年降水量统计表(一)
(1986~2000年)
表3-16 单位:℃


  
历年降水量统计表(二)
(1986~2000年)
表3-17 单位:℃


  
续表3-17


  
历年每月日平均气温统计表(一)
(1986~2000年)
表3-18 单位:℃


  
续表3-18


  
历年每月日平均气温统计表(二)
(1986~2000年)
表3-19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