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队办工业
第三节 队办工业
队办工业兴于70年代初,因农业受灾,生产建设兵团十团提出“农业损失副业补”的
口号,兴办各种作坊,诸如油坊、粉坊、酱醋坊、小砖窑等,自产自用。之后陆续停办。重新
兴起是在80年代初期,受农村体制改革的推动,二十一队率先垂范,1984年办起了大麦芽生产
车间,每年生产1000多吨,销往河北、山东、吉林以及本省的几个啤酒厂,每吨利润200~300
元。尝到了甜头。1985年又办起了黑加仑果汁饮料厂,共生产了2000多吨,1992年因无原料而
停产。1986年,该队办了粉丝厂,维持了3年,滞销停办。当时(80年代中后期),二十一队工业
相当出名,全队工业产值将近300万元。占全队总产值的一半,从业人员80多。先后有省和农垦
总局9位党政主要领导到队里视察调研,成为全省队办工业的先进典型,队长丁其运因此成为省
队办工业企业家。
在二十一队带动下,1986~1990年间,十六队、二十三队、木材厂、啤酒厂也办起了大麦
芽生产车间,每年各加工生产500 ~600 吨,后因销路不畅而停办。1985年,畜牧公司办起了
复合饲料加工厂,设计年加工能力5000吨,实际产量平均每年1000多吨,也因市场行情不好,90
年代中期停产。1984年,副业队办起了鲟鳇鱼籽加工车间,当年加工250 公斤,次年700 公斤,
到1990年共加工生产12吨。以每公斤1200~1800元的价格销往法国、日本、美国、香港等地,
创外汇20万元。90年代初,因鲟鳇鱼捕涝量减少而停办。此后,农场没有队办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