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然鱼捕捞
第三节 自然鱼捕捞
建场初期,自然鱼种类数量多。黑龙江、旱河、泡沼以及坎上水塘沟渠,有许多鱼类,
主要有:大白鱼类、小白鱼类、鲤鲫类、鲇鱼类、鲟鳇、鲑、鳜、及泥鳅、“老头儿”、虾、
蚌、螺等50余种,捕捞相当容易。用老人们的话说,想吃现捞都赶趟。后来人口增多,捕捞量
加大,鱼类鱼量渐少。尤其是80年代以后,无限制捕捞,手段和渔具无所不用其极,像“炸干
锅”、“小眼网”等等,大小水族,在劫难逃。旱河及河口一带的河蚌、田螺常常被成车捞走
当成畜禽饲料。自然鱼类处于有捕无养状态,连禁渔期都禁而不止。90年代末,有些珍贵鱼种,
如鲟鳇、鲑、鳜等极其少见。90年代以后,自然水面由个人承包,黑龙江的5.7公里江段水面,
分包给8户,平均每户每年4500元,户和费一年一定。旱河下游4.5公里河面,分段包给5户,每
亩每年6~14元,户和费也是一年一定。旱河上游水浅面窄不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