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客运

第五节 客运


1961年进第一台客车,车型是“捷克50”。1965、1970年又分配2 台吉普。这3台
车成了当时主要客运工具,没有固定的站点、次数,农场人外出搭乘场外客车。直到1971年,
购进1 台“解放115 ”28个座位大客,才正式开通客运业务。首次开通江滨—鹤岗的行车线路,
为来往出行提供了方便。改革以后,人员流动量大,客车数量增至100 台左右。个体出租车兴
起,不仅场部地区,生产队也出现了个体出租车。人们出行随时有车。1987年农场开通了场内
南循环路,客车1 辆,每天往返2 次,途经12个生产队,全程58公里。1990年3 月,江滨—宝
泉岭中心医院路线开通。之后,农场的始发客车有江滨—鹤岗1 台/次,江滨—宝泉岭中心医
院2 台/次,场内循环1 台/次,江滨—佳市1 台/次,江滨—普阳1 台/次,共6 台/次。
自1996年农场客运站扩建使用以来,途经农场客运站的车辆由以往8 台/次渐增至29台/次,
最远可达哈尔滨。客运量、客运周转量逐年递增。

  附历年货运、客运量统计表

   历年汽车货客运量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37



  运输服务站

前身是“车队”,成立于1963年,1984~1998年改为运输公司。1999年改称运输服务站。
在册职工人数:1986~1997年140 ~183 名,1998年以后73名。各种车辆:1986年60台,1996
年35台。1994年,公司改革深化,仅有的15辆重汽车租赁转卖,总价值52.8万元。客车承包3
辆,年交利3.1 万元。修理车间实行承包制,年均交利润2 万元。当年公司职工162 名,115
名分离。到了1997年各种车辆基本转卖完毕,原运输公司的职能变为对运输的管理服务。

  历任经理:

  翟瑞岭 张敏歧 朱传文

  历任党支部书记:

  翟瑞岭 费云俊 朱传文

客运站1986年成立客运站,面积50平方米,人员3 名。场外过往客车开始进站接受管理,
从此客车营运正式走向规范。之前,没有车站,旅客无论春夏秋冬天气好坏,只能在路边等车。
1992年在老客运站旧址重建客运站,面积200 平方米。1996年7 月正式启用,工作人员8 ~10
名。站内宽敞明亮,为广大旅客提供了舒适的候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