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再就业

第四节 再就业


改革深化,工商企业减员,分离职工增多,到2000年,达到780多人。为扶持安置分离
人员,1998年农场根据上级要求设再就业服务中心,已有323名下岗员工进入服务中心托管,其
中有49人安置转岗,培训谋业14人,人43领取生活费(每人每月平均132元,托管3年);工商企
业分离职工向种植业转移,是农场采取的一项主要措施,将476名分离职工直接安置到就近的农
业生产单位从事种植业;再一项措施是鼓励个体经营,从事商业、服务业、加工业和养殖业,
或打短工。75%的分离下岗人员有相对固定工作。

  季节短工市场

短工市场在黎明街与振兴路交界处,自发形成。始于90年代中期,部分无业人员在农忙季
节(春种、夏锄、秋收)聚集于黎明商店门前附近,等待家庭农场雇用。打工人员由少到多,
从百八十到二三百,最多的2000年秋收,有四五百人。每天一早,出工人员备好衣食工具,在
市场等候,家庭农场驾车洽接,甲乙双方谈妥工种、活计、工钱,很快成交。一般来说,“卯
子工”一天20~30元,通常是铲地、拿大草、筑埂之类。计件活儿多是插秧、割地,计件工作,
能干的一天可挣百八十元。1999年秋收,有些“飞刀手”———一天挣140 元,不太能干的在
30~50元之间。工作时间十来个小时。经常打短工的几个季节下来,可挣2000~3000元。季节
短工市场不仅是本场务工人员,还有本省鹤岗、呼兰乃至河北省的务工人员。农忙季节,市场
清早,除了出工用工人员外,还有买卖食品饮料摊点,也有闲暇观光者,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