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论学习
第二节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基本内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谓
之“两基”(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党内为“三基”,增加了党的基本知识。重点学习对象是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场党委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每周集中学习辅导1次,做到“三有”:
每次每人至少有500字笔记,有结合思想和工作的发言,每月有一篇心得体会。宣传部定期检查,
上级宣传部门不定期普查、抽查。机关、基层干部每月1次集中学习,由理论骨干辅导,每季度
检查1次。职工群众不定期学习,由单位组织,强调自学,每个学习阶段,农场办骨干培训班,
一般三五天,人数六七十。90年代中期以后,学习要求不像以前具体,制度遵守有所放松。
一、改革理论研讨
体制改革初期,面临各式各样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要在理论上弄
通弄懂。为此,场党委于1986年成立了理论学会分会,成员28人。中心任务是发动全场研讨中
国社会(包括垦区、农场)状况,为什么改革,怎么样改革等课题。广大干部群众重点学习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普遍学习领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党
的基本路线,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结合农场实际,就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
(一)兴办家庭农场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二)家庭农场的性质和趋势。
(三)兴办家庭农场后,如何处理好国家、农场和个人利益关系。
(四)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特点。
(六)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广大干部群众依照基本理论,研讨改革发展,提出了许多见解,写出论文150 多篇,登载
地级以上报刊杂志的80篇。1987年场党委书记唐树学关于改革思想调查的论文宣讲获管理局一
等奖。1989年十队工会主席曹金贵的“改革进言”评为农场进言献策论文一等奖。美中不足的
是理论分会组织集体研讨活动较少,仅开过2 次会,理论研究多数是“各自为战”。
二、促进经济发展大讨论
1990年12月中旬至1991年2 月初,农场发动职工群众开展“促进经济发展”大讨论。学习
了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工业生产回升,提高经济效益若干政策措施的决定》(即“五十条”)
和农场总局贯彻“五十条”的实施意见(即“二十条”)。主要议题:在以往的生产建设中的
成败及其原因,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成功方面,主要是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开发水稻。存
在问题主要是以“保”代“包”,农场垫支过多,影响积极性。基层单位共总结具体经验教训
120 条,建议4 2 条。
三、生产力标准大讨论
1988年4 月中旬至月末,普遍学习了省委《决定》、农场总局党委《通知》。农场党政班
子学习2 次,一次是领会实质,一次是3 天反思。之后,召开了机关、基层领导干部会议,在
动员的基础上,介绍了党政班子学习收获,编发了2 个宣传提纲。5 月初,职工群众开始学习
讨论,9 月末告一段落,85%职工群众参加。通过学习讨论,对什么是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
生产力,特别是对发展生产力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以及科技是第一生产
力等理论问题,有了深一层理解。并结合实际,总结了本场本单位促进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情
况,提出了相应建议。制定了发展生产力振兴经济措施。
四、学习哲学
1990年春,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哲学,其目的是能以马列哲学观点分析形势,论证改革,正
确认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相互关系。举办了为期3 天的骨干培训班,培训辅导员
126 名。场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基层党员干部每月1 次集中学习,由辅导员讲课,学员结合
思想和工作实际座谈讨论。这一学习为期1 年,召集汇报2 次,抽查3 次,总结评比1 次。党
员干部80%写了心得体会,考试合格率90%。评出的先进单位有二十一队党支部、一队党支部、
十六队党支部、啤酒厂党支部、商店党支部;先进个人有场党委书记苏宗元、场长佟本兴、二
十一队队长董云舸、商店党支部书记史作贤、十队副队长曹金贵、啤酒厂技术员陈伟奇。通过
学习职工群众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认识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各级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很
有益处,加深了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实行科学领导、正确领导的理解,体会到主观
主义、官僚主义的害处。
五、学习《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纲要》
农场于1991年元旦后开始学习《纲要》,10月告一段落。按管理局党委宣传部意见,19题
分8 个单元学习。重点领会:(一)社会主义社会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二)挫败
和平演变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发
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问题;(四)改革开放是完善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国策;(五)社会主
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决不能用资产阶级民主取代,人民民主专政不可削弱;(六)党
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普遍学习之前,先办班3 天,培养了骨干110 人。学习办法:
每月一个单元。农场党政领导集体学习讨论,机关干部集中辅导,职工群众由各党支部组织讲
课。学习结束进行了验收总结。
六、二次开发奔小康学习讨论
1994年2 月27日,农场制订出奔小康方案,一般传达,未发动职工群众讨论。年末,省委
发出了“二次开发”号召,1995年1 ~2 月,开展了“二次开发奔小康”学习讨论。1 月为学
习月,主要学习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论述和省委七届三
次全会报告以及农垦领导讲话。2 月为落实月,查思想,理思路,订规划。对照上级精神,查
找了个人和单位思想和工作上的差距;形成了“科学技术加江滨精神”实现小康的共识;生产
队订出了达到小康标准的期限和措施。这次学习讨论,激励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对当时提倡的
农业生产“三移(水稻、玉米、甜菜移栽)、两卡(原垄卡种大豆、玉米)、两膜(玉米、甜
菜地膜种植)、深松”技术措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