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思想道德教育

第三节 思想道德教育



一、改革教育

这一教育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是启动阶段。由于改革来得迅猛,没有足够的物质和思想
准备,职工群众对兴办家庭农场,转换体制机制疑疑惑惑,一部分认为是倒退,说:“辛辛苦
苦三十年,一夜变成解放前”。这一阶段,学习贯彻了十一、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
几个1 号文件,领会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大锅饭”、“铁饭碗”的陈旧观念必
须改变。第二是“爬坡”阶段。改革启动以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三分之二的家庭农场亏损
挂账;工商企业对实行责任制、优化组合也不适应。出现了“回潮”、“归大堆”思想倾向。
这一阶段,重点学习党的十三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考察介绍全国农村改革历程、经验,坚定改
革信心,坚持“大农场套小农场”体制,提出了“稳定、完善、提高”的方针,使全场上下形
成了“改革是兴场之道,不能走回头路”和“利益大家得,风险大家担,经营大家管”的共识。
第三是理顺阶段。大致自1990年以后。针对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转岗下岗、家庭农场“两
费”自理等深化细化改革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正确处理三者利
益关系教育,使广大职工群众逐步适应了改革进程。如:二十一队党支部从党性教育入手发动
党员当改革先锋和十九队职工王春田投身改革勤劳致富的事迹。做为改革典范,推动了改革进
程。

二十一队,人口600 人,职工300 名,耕地1000公顷,党员30名。1986年,全队产值243
万元,人均收入763 元,比上年增长22%。大家说,可喜的好形势得益于兴办家庭农场,而兴
办家庭农场又取益于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1985年办家庭农场,群众心里没底儿,党员也没底
儿,习惯了几十年的“大帮轰”,对改革不感兴趣。为此,党支部先拿党员“开刀”,给“吃
小灶”,反复学习各级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把党的思想统一到改革上来。再由党员
做工作,宣传武装群众。队长、党支部副书记丁其运回山东探亲,把家乡改革后发生的变化汇
报给大家听。当了十多年党支部书记的张国明,年岁大龄化,队里给他找了个保管员轻快活儿。
他想,改革刚开始,有些职工承包土地不放心,这个当口,党员干部应该带头承包。他把轻快
工作让给了别人,带头承包土地。还有六位党员,挑头成立联户农场。兴办家庭农场局面很快
打开,全队办起了82个独户家庭农场,6 个联户家庭农场,2 个联户养殖场,12个家庭作坊,
改革顺利进行。

王春田工伤,可以吃现成饭,他不情愿,而是主动承包了60亩低洼地。当年(1985年)涝
灾严重,地里全积明水。他带领全家老少五口,不分昼夜筑堤拦坝,挖沟排水,庄稼不但没淹,
并且取得了比冈地还好的收成,盈利6000元。他每年往地里上农家肥上百车,培肥了地力,低
产田变成了高产田,连续4 年丰收,成了万元户。

类似典型,农场重点宣传,对于打消依赖思想,积极投身改革,推动很大。

二、传达学习“三个通知”

一个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纪律维护改革大局的通知》,一个是财政部《关于试行主
要副食品零售价格变动给职工适当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个是省政府《关于试行主要副食
品零售价格变动给职工适当补贴的通知》。此次传达学习集中在1988年中央《通知》发出以后
的9 月份。其背景是,夏季以来,物价持续上涨,抢购风日盛,商店日销售额比年初增加了10
倍,达2 万多元。而银行储蓄额聚降,半月下降了17万元。涨价之“说”纷云,有“国家失控”
说,有“货币回笼”说,有“凑够经济指标”说。职工群众多有怨气,人心不稳。时值经济
“爬坡”改革“闯关”阶段,此形势大有负面影响。进行教育势在必行。农场于9 月中旬分别
在五届二次职代会和场部地区职工大会传达“三个通知”,并学习了第十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精
神,场党委书记和场长做了动员讲话。之后,机关科长分别到31个基层单位传达宣讲,广泛讨
论。大家能够全面、辩证地看待全国、垦区、本场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农场而论,通过“摆
事实,算大账”:全场年产值增加了1 倍,年人均收入增长了2 倍,各项建设明显加快。使广
大职工群众认识到形势变化有利于发展,改革开放应继续深化。对物价上涨,既有消费加大的
一面,也有增收促活的一面,尤其是农业得益非浅。一个月的宣传教育,取得良好效应,原先
是认为形势不好的占三分之二,学习教育后,认为形势有利的占三分之二。同时,工商物价部
门对一些主要副食品实行限价,像肉、鱼、蛋每斤降价均在0.5 元上下。但经营者方面也有不
满心情。

三、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按管理局宣字(1990)6 号文件通知,于4 ~6 月进行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社会
安定”的政治教育。教育重点:(一)认清反对“和平演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二)没有
和平稳定环境什么事情干不成;(三)既看到成就和希望,又正视问题和困难;(四)经济发
展是重中之重;(五)为社会稳定和农场繁荣多做贡献。各级干部先学一步,农场办班培训骨
干110 名;各基层单位上课230 次,受教育面95%;与在外的亲友子女写相关书信近百封。广
播电视及板报宣传专题200 多个。上了六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全面贯彻
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艰苦奋斗,双增双节”、“学习宪法,增强公民知识”、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了60名宣传骨干
到基层单位宣讲。强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另外,发动家长给在外
地上学的子女写信,教导反对“自由化”,平均给每个学生写信3 封。全场在外就读的60名大
中专学生无1 人参与政治风波。受教育面:干部100 %,职工90%,学生100 %。

四、职业道德教育

这一教育的前提是清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1990年10月4 日,场党委发出通知,开展一个
月的“纠风”教育活动。重点是服务行业和部门以及农机户,主要内容是提高服务质量,抑制
“卡”、“要”歪风。首先学习了《黑龙江省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各自的具体职业道德标准。
比如江滨百货商店实行营业员戴牌,设意见簿、光荣榜办法,又规定营业时间营业员“三不准”
纪律;不准坐凳子,不准聊天,不准看书报:“十六字”要求:来有迎声,去有送声,有问必
答,有求必应;做到“四个一样”:生人熟人一样,买与不买一样,买多买少一样,大人小孩
一样。

农场党委坚持正面教育,除学习而外,树立样板,宣传先进,开展“优质服务流动红旗”
活动和农机代耕“优质高效”比赛。每年都要树立宣扬不同行业的先进典型,表彰奖励一批先
进班组和个人,带动一般。集中教育时间为一年,之后转为经常性教育。通过教育,各行各业
的职业义务和责任感、荣誉和信誉感、良心和尊严感普遍增强。如一队农机户中共党员李生竹,
觉得代耕作业不合标准,主动提出降低代耕费30%。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职业道德
问题突出,光凭一两次集中整治教育远远不够,需坚持不懈,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