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十有”宣教方法
第六节 “十有”宣教方法
1989年的政工会议上,场党委书记杨少先提出了“十有”宣教方法。
(一)有疏有导。一方面耐心说服教育,打通关节,理顺思想。另一方面,循循善诱,让
受教育者多想多说,启发自觉自律。
(二)有情有理。理有二源,上是大政方针,下为客观实际。所以,要多做调查,了解事
情的全部和思想发展的全过程。情,则在于理解工作对象的处境、意见,解决实际问题。动之
以情,晓之以理。
(三)有分有合。针对多种经营形式、人员分散的特点,采取面上教育和个别工作相结合
的办法。这叫做“点面结合”,但要以点为主,多做个别工作,针对性强,实效率高。然而,
该集中的还要集中,一般情况下,每季召开1 次群众大会,每月召开一次骨干会议,传达上级
精神,讲评单位形势,表扬批评,提出今后要求,很有必要。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量增
大了不少,光靠专业人员去做顾及不下,要“党政青妇武”齐抓共管,包区包房包人包事,打
“人民战争”。
(四)有人有事。就是有“形象”,主要是正面形象。要求做工作的同志勤看、勤问、勤
想、勤写、勤讲,善于发现有代表性、典型性、说服力的人和事,加以宣扬,用真人真事进行
活生生的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变“死”为“活”,变“虚”为“实”。
(五)有声有色。改变只靠开会行文、报告说教的单调生硬做法,用一些丰富多彩、生动
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其中。诸如专题座谈、小型辩论会、直接对话、互相对比、巡回
展演、各种竞赛、文化娱乐、广播电视、板报墙报、专访聊天等等,不拘一格,使思想政治工
作活灵活现,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