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新闻

第七节 新闻



一、队伍

农场新闻工作由宣传部主抓,广电局、工会协同。80年代,宣传部配有新闻干事1 人,报
道员1 人。1990年报道员增加到4 人。1993年,机构精简,只留新闻干事1 人,延续至今。广
电局有新闻记者3 ~2 人,工会由组(织)宣(传)部长直接抓。各基层单位有兼职通讯报道
员,全场60~80人,其中骨干15~25人;并有报道组,由党支部书记负责,团支部书记任组长,
成员通常是管理人员兼之。

农场通过普遍办班、骨干培训、个别教练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新闻队伍的业务素质。15年
来,全场办普及班12次,大部分报道员参加,共941 人次;骨干班3 次,共参加65人次;参加
《农垦日报》社和上级广电局、电视台、《农垦工人》杂志社培训班12次,29人次;参加《黑
龙江日报》社培训1 人次;个别改评稿110 次件。以上做法对提高新闻队伍水平作用很大。

二、稿件

全场每年编投各类稿件约1300篇(包括板报),采用率50%。采用量较多的是农场电视台、
《农垦日报》、板报。另外,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管理局党委的《宝泉报》、场党委宣传部办
的《江滨简讯》、工会办的《职工之家》和科技科办的《科技通讯》也用了不少稿件。国家级
报刊共采用19篇,其中《人民日报》3 篇。

   历年各级报刊上稿篇数
(1986~2000年)
表5-8



  国家级报刊上稿简介

  《农民日报》1986年9月22日一版载发工会干事张有福的消息《五人小厂创十万外汇》。

  《中国农垦》1986年第一期刊发中学教师李长安小言论《捐款不宜搞成变相摊派》。

  《中国农垦》1986年第五期刊发八队职工李永鹏短文《请关心婚龄青年住房》。

  《中国水产》1988年第一期刊发宣传部干事张军图片:鱼池高产。

《中国农垦》1988年第一期刊发宣传部平原奇(董世平、原君海、由天奇)人物通讯《好
一个山东梁山汉》。

  《中国农垦》1989年第二期刊发李长安短文《重视职工卫生知识宣传》。

  《中国农垦》1990年第七期刊发李长安短文《应对“生日热”加以引导》。

  《中国农垦》1991年第一期刊发宣传部新闻干事刘泽君言论《话说罚款牌的更新》。

  《工人日报》1991年12月10日二版载发刘泽君言论《罚款不是万灵药》。

  《中国农垦》1992年刊发李长安的消息《“解肥”在江滨投产》。

  《中国农垦》1996年第六期刊发刘泽君的通讯《坚实的足迹》。

  《中国妇女报》1996年8月26日载发李长安短文《留心揽客陷阱》。

  《工人日报》1996年12月27日载发李长安言论《制止“信息”污染校园》。

《农民日报》1997年1 月7 日二版整版载场长岳古阳文章《挣脱“贷挂垫”梦魇》,同版
登有刘泽君摄影的《场长和场党委书记察看大豆田照片》和宣传部长谢志刚及刘泽君的消息
《综合开发的回报》。

  《人民日报》1997年11月27日载刘泽君的消息《综合开发增效益》。

  《人民日报》1998年7月20日载刘泽君的人物通讯《她帮下岗姐妹闯新路》。

  《中国农垦》2000年第六期登载宣传部副部长纪万凌的照片《再就业》。

  好稿简介

1992年5 月8 日《农垦日报》头版报眼载发了刘泽君关于机关机构改革的文章《走出“养
心斋”,进入“练功房”》,说的是机关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人浮于事、无所用心的状况,提高
业务作风素质,加强服务观念。本文被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新闻学会评为一等好新闻标
题奖。

三、黑板报

场党委要求,基层单位每月出1 期黑板报。在50个单位中,能达到这一要求的有9 个单位:
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十五队、十二队、二十队、二十三队、五队,其中中学、小学和
幼儿园超过了要求期数。完成要求一半的有25个单位,三分之一的10个单位;6 个单位没办黑
板报,其中有农场机关。

黑板报的内容,主要是上级精神摘要,好人好事,节日庆祝,通知公示,科普知识。它的
独特效应是简而明,实而灵。为办好黑板报,工会、宣传部、团委共同举办了8 次全场性黑板
报比赛。建场30周年、垦荒40周年、香港回归、40周年国庆、建党70周年都举办过。每次送板
参赛单位在20个上下。评奖项目有:整体效果、版面设计、优秀稿件。整体获奖的板报共有46
个,其他两项共86人。通过比赛,对黑板报数量、质量都有所推动。但是黑板报仍存在被忽视
倾向。经主管部门分析提出,一要领导干部要把它当成减政利民的大事来抓,经常督促;二要
发动、鼓励和培养专长爱好人才;三要有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这样,黑板报便可以发挥应有
的效能,重放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