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统战 一、对象
农场的统战对象有华人华侨、台属侨眷、非党知识分子和起义投诚人员。1986年62人,2000
年64人。下表为3 个年份各类统战对象人员数。
统战对象统计
(1986、1990、2000年)
表5-9
台属侨眷只统计到在农场已成年的直系亲属及抚养关系人。非党知识分子包括的是非中共
党员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和具有大学本科文化人员。华人华侨简介
华侨 李天成,1962年生于江滨农场,家住十五队,大学文化。1994年定居日本,从事国
力疫防研究,其父、弟、妹在农场。
归侨 李培德、周桂香夫妇,分别于1930、1932年生于山东省掖县,1940年旅居朝鲜,务
农。1953年回祖国,1956年支边垦荒到江滨,均为职工。李于1997年病逝,周健在,已退休,
其子孙6 人在农场。
归侨 于海臣,1920年生于萝北县南岗屯,1941年旅居苏联,务工。1986年回国,定居农
场。无子女,侄儿抚养。后迁鹤岗市。2000年病逝。其3 个侄儿在农场。
董春梅(女),1946年生于朝鲜,1953年回国,居住黑龙江省绥化市。1977年与丈夫迁居
江滨农场二十五队。其一子二女也在农场。
华侨 毕建臣,1924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县,1945年参加八路军。1953年与其母收养的日本
军人遗孤渊本昌代(中国名毕建兰)结婚。1956年毕建臣支边到农场二十一庄(现十一队),
商店店员。翌年渊本昌代及子女也来农场。1985年渊本昌代回日本,第二年毕建臣旅居日本,
其6 子1 女、2 媳1 婿先后旅日居住。长幼子女是毕崇华、毕崇玲(女)、毕崇林、毕崇海、
毕崇义、毕崇杰、毕崇□,媳婿姓名不详。
孙寿喜,1933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县,1946年旅居韩国,从事餐饮服务工作,已退休。
统战对象在农场建设中做出了贡献,有2 人被评为农垦总局级劳动模范,3 人被评为农垦
总局级先进,3 人评为分局级先进,5 人被评为农场先进。侨眷、机械厂技术员陈晚善(其兄
加拿大华侨),刻苦自学成为技师,完成10项农机具革新项目,被评为农垦总局劳动模范。他
积极参与、支持统战工作,被农垦总局党委统战部授予“先进侨眷”称号。现退休。非党知识
分子、畜牧公司经理董升,尽心尽力办企业,取得突出成绩,被评为农垦总局劳动模范。后加
入中国共产党。已退休。
二、工作
统战工作由宣传部具体负责。宣传部与统战对象之间,通过年节座谈会、家庭探访、互相
来往、建立工作档案,彼此沟通了解,相互征求意见,各自提出要求,共同努力落实党的统战
方针政策。宣传部建议台属侨眷与海外境外亲人多通信联络,把祖国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家庭情
况及时告知在外的亲人。并鼓励台属侨眷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为家庭富裕奔小康而努力奉献。
期内,安置归侨2 人,接待华侨来访1 人、台胞探亲2 人,帮助办理出外旅居11人。为台属侨
眷子女安排调整工作4 人。解决实际困难12次,其中发放救济款1000元,低息贷款1.4 万元,
扶持个体经营4 户(2 户养殖,1 户缝纫,1 户修理)。侨眷陈伟奇是啤酒厂下岗职工,农场
两次为其低息贷款8000元,帮助办起了农机修理铺,铺子开得很红火,信誉、效益都不错,2000
年农垦总局党委统战部授予其“统战扶贫示范户”奖牌。
农场统战工作取得一定成绩,2000年被农垦总局党委授予“统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宣
传部长谢志刚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三、基督教概况
基督教在农场兴于1987年。江滨百货商店售货员孙桂兰(女)的母亲、姐姐、妹妹在场外
信奉基督教,影响到她,便信起教来。她与毕月香(女)、刘月芝(女)成立了3 人传教小组,
在场部联络了七八名妇女到处游说,到第二年12月份,发展到80多人。这年圣诞节聚会,选出
孙、毕、刘3 个执事。此后,广泛布道传教,陆续有人加入,到1993年已有500 多,执事增选
至5 人,毕月香被选为执事长。本年盖了156 平方米的教堂。2000年统计794 人,其中生产队
有近500.信教人中,妇女和老年占80%,青年占3 %。坚持正常活动的信徒有270 ~280 人,
每周三、五、日聚会礼拜、祈祷、诵经。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大型活动,除祈祷、诵经外,
还演节目,聚餐。
上级政府规定,县以下单位不具备办教条件,不设教会。鉴于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在法
律范围内,农场采取教育不干预做法,但规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干部、学生不能信教入
会。宣传部门对信教人做过思想调查,绝大部分信教者精神空虚,尤其老人,无所事事,感到
孤独,以入教为寄托。被调查的人大多如是说:入教可以养心静神,祛恶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