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民主管理

第二节 民主管理



一、职工代表大会

简称“职代会”,是农场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职代会”随着改革的深化,制度越来越
规范,职能越来越加强,上下关心程度越来越明显。“职代会”正在不断改变“唱喜歌,说空
话,随大流”的形式主义倾向,正趋于“真打实招”。提案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80%被
采纳,50%有效落实。代表们素质普遍提高,85%认真负责,敢于发言,改变了“鼓鼓掌,举
举手,串串门,会会友”的不负责任状况。农场工作报告审议“四不行”:成绩不讲够(原因)
不行,问题不说透不行,政策不拿准不行,措施不过细不行。代表回到本单位,职工群众不断
询问:会议情况,承包合同,利费标准,福利待遇以及其它意见表达等等。“职代会”逐渐显
示了其实际意义。如1998年五届二次职代会审议《医疗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该“办法”中提
出,建国前的老干部老工人和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享受100 %的公费医疗,其他50%。17
个代表团提出反对意见,“办法”未能通过。直至1989年五届三次职代会通过了一个“五档次
办法”,即:建国前老干部老工人及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享受100 %公费医疗,30年工龄及初
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90%,20年工龄的80%,不足20年的70%,职工亲属50%。1989年五届三
次职代会,征集提案298 条,218 条被采纳,农场领导与职工代表对话180 次,解决问题210
个。如砖厂在对话中,职工提出工作太累太脏,应建浴池,当年实现。又如对亩增收5.4 元利
费,职工代表认为过高,降为3.4 元,农场年减利60万元。同年,家庭农场粮食购销实行双轨
制,即定额上交与议价处理相结合,比以往全部定额收购合理了许多。但定额比例过高,经职
代会讨论审定,定购量下降了5 %到10%。

1999年,根据职代会意见,修订了实物地租改革办法,制定了大豆2.10元/公斤的保护价,
取消了精神文明建设基金,统一了队管理费收取标准。

1997年七届四次职代会,为维修教学楼,农场决定向每名学生收补课费50元。代表提出反
对,退回。

三届四次职代会 1986年1 月21~23日在俱乐部召开,与会代表433 名。审议通过了场长
佟本兴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听取审议了《关于稳定、完善、提高家庭农场调整
方案》和《关于工商单位放开经营调整方案》以及《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本次大会没有
场党委书记的总结讲话,大会最后有一个致全场广大干部职工家属的倡议书,宣读人单积平
(女)。

四届一次职代会 1987年2 月26~28日在文化中心召开,三届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一同
召开,称“双代会”。与会480 人(包括工会会员代表)。审议通过了场长佟本兴所做的农场
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完善家庭农场办法》、《完善工商企业改革办法》、1987
年生产财务计划、集资建中学实验室意见;听取了提案处理报告;场党委书记唐树学做了会议
总结。

五届一次职代会 1988年3 月13~15日在文化中心召开,与会代表429 名。审议通过了场
长佟本兴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听取审议了财务决、预算报告;审议通过了《工
业改革方案》和《稳定家庭农场方案》以及《计划生育细则的补充规定》。会上选举了庄殿臣
(十一队队长)、毕延庆(十队职工)、陈晚善(修造厂技术员)、万继才(政法委干事)为
农场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听取了提案处理报告;场党委书记唐树学做了会议总结。

五届二次职代会 1988年9 月13~14日在文化中心召开,与会代表429 名。审议通过了场
长佟本兴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1988年财务预算、《卫生改革方案》、
《上交产品与化肥供应挂钩办法》;场党委书记唐树学做了会议总结。

五届三次职代会 1989年1 月20~21日在文化中心召开,与会代表429 名。审议通过了场
长佟本兴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1988年财务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意
见》、《医疗费管理办法》。本次未征求提案。场党委书记唐树学做了会议总结。

五届四次职代会 1990年1 月16~19日在文化中心召开,与会代表410 名。审议通过了场
长佟本兴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财务决、预算;宣读了《科技兴农五
项达标实施方案》和工商企业、财务管理、畜牧渔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达标”细则》;听
取通过了《经济体制改革意见》;听取了提案处理报告。场党委书记杨少先做了会议总结。

六届一次职代会 1991年1 月18~20日在文化中心召开。与会代表483 名。审议通过了场
长佟本兴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财务决预算、《1991年改革方案》;
听取了提案处理报告。场党委书记苏宗元做了会议总结。

六届二次职代会 1992年1 月7 ~8 日在文化中心召开,与会代表444 人,缺席39人。审
议通过了场长岳古阳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1992年改革方案》;听
取了提案处理报告。场党委书记苏宗元做了会议总结。

六届三次职代会 1993年1 月6 ~7 日在文化中心召开,与会代表412 人,缺席71人。审
议通过了场长岳古阳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1993年改革方案》。评
议了正副场级干部。听取了提案处理报告。场党委书记苏宗元做了会议总结。

六届四次职代会 1993年12月9 日在文化中心召开。与会代表447 人,缺席36人。审议通
过了场长岳古阳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财务报告和《1994年改革方案》、
《1994年农业生产方案》;评议了正副场级干部。听取了提案处理报告。场党委书记苏宗元做
了会议总结。

七届一次职代会 1995年1 月4 ~5 日在文化中心召开,与会代表425 人,缺席34人。审
议通过了场长岳古阳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1995年改革方案》、
《医疗改革方案》。评议了正副场级干部。听取了提案解答。场党委书记苏宗元做了会议总结。

七届二次职代会 1995年12月30日在职工乐园召开,与会代表418 人,缺席41人。审议通
过了场长岳古阳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医疗改革方案》、《招待费
使用办法》。场工会主席代表职工与农场法人代表签订了集体合同。听取了提案解答。评议了
正副场级干部。场党委书记苏宗元做了会议总结。

七民三次职代会 1996年12月30日在职工乐园召开,与会代表423 人,缺席36人。审议通
过了场长岳古阳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了决议。听取了管理费使用情况报告。评议了正
副场级干部。听取了提案解答。场党委书记苏宗元做了会议总结。

七届四次职代会 1997年12月26日在职工乐园召开,与会代表410 人,缺席30人。审议通
过了场长岳古阳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2000年远景规划》、财务决
预算。听取了管理费使用、集体合同执行、提案解答报告。评议了正副场级干部。场党委书记
陆书富做了会议总结。

七届五次职代会 1991年1 月18日在职工乐园召开,与会代表406 人,缺度20人。审议通
过了场长岳古阳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了决议。通过了财务预算,《农业生产方案》、
《招待费使用管理办法》。听取了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报告和提案解答。评议了正副场级干部。
场党委书记陆书富做了会议总结。

八届一次职代会 1999年12月25~26日在职工乐园召开,与会代表354 名,缺席15名。审
议通过了场长岳古阳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财务决预算和《场务公开
化实施细则》。听取了集体合同履行报告、农场领导个人收入报告和提案解答。评议了正副场
级干部。场党委书记陆书富做了会议总结。

八届二次职代会 2000年12月27~28日在职工乐园召开,与会代表370 名(含增补16名),
缺席12名。审议通过了场长陆书富所做的农场工作报告,并形成决议。审议通过了财务决预算、
《2000年改革方案》。听取了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报告、招待费管理使用报告、正副场级干部年
收入报告、提案审查解答。评议了正副场级干部。场党委书记杨殿明做了会议总结。

二、代表团长会议

该时期召开“职代会”代表团长会议14次,其中包括职工代表座谈会,议题是工资调整、
利费变动、医疗制度改革、土地承包办法等。下记部分会议概况。

1986年3 月30~31日 在展厅召开职工代表会议,讨论工资改革调整问题。参加会议150
人,每个单位1 名职工代表,1 名主管领导。农场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以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参
加,发言热烈,反复修改方案才被通过。

1987年8 月29日 召开四届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团团长联席会议,与会19人,工会主席苏宗
元主持,通过了《职工调资方案》。1988年10月18日上午 召开了五届二次职工代表团团长和
农场管委会委员联席会议,出席40人。审议通过了“粮油肥挂钩办法”和“职工浮动工资升级
方案”。“粮油肥挂钩”的主要内容是:上交农场定购指标以内的农产品,按平价供应一定数
量的油料和化肥。平价油肥低于议价。1990年5 月22日 召开了五届四次职工代表团团长联席
会议,农场工会主席苏宗元、副场长杨志刚出席,共22人与会。主要议题是讨论职工工资调整
方案,得以通过。1993年2 月5 日 在通信科会议室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团长联席会议,研
讨医疗卫生改革方案。出席28人,场工会主席杨云昌、农场党政领导参加。1995年3 月23日在
展厅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团长(扩大)会议,团长、工会主席、农场党政领导、队长、党支部书
记等49人与会,审议捐资建小学楼方案,得以通过。1966年10月28日 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
讨论职工负担过重成因,形成书面材料,由二队家庭农场场长邵培杰在农垦总局召开的专题会
议上做书面汇报介绍。1998年2 月24日 在宾馆四楼会议室召开代表团长联席会,出席26人,
审议七届四次职代会代表提议承包土地费用过高问题,议定了12条优惠政策。1999年2 月23日
召开了七届五次职代表大会代表团团长联席会议,议定大豆场内保护价由每公斤2 元上升到2.1
元,出席会议25人。1999年11月3 日 召开了七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团团长联席会议,审
议通过了企业职工调整工资方案。参加会议23人。2000年10月24日 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8
人参加,场长、党支部书记听取了代表反映的群众关心问题及所提的建议。

三、职工民主大会

这项制度是从80年代初实行的,初期不够规范。1990年4 月25日,在二十队召开了一次职
工民主大会现场会,意在示范。全队职工与会。场工会主席苏宗元和两位副主席以及各队的工
会主席参加了会议。会上,先由队工会主席李桂林做了提案处理情况的说明,接着听取、审议
并通过了队长兰如林所做的1989年生产队工作报告和队会计所做的1989年财务决算及1990年财
务计划的说明,并通过了队规民约。

之后,对职工民主大会做了明确规定,凡科队级基层单位每年至少召开1 次职工民主大会;
会议必须有场工会派人参加,机关包队负责人到场监督,没有特殊情况的干部职工必须全部到
会;工作报告一定要切合实际;广泛征求提案,并有解答承诺;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正副队干
部必做述职报告,通过群众评议;特别是大家关心的预决算、管理费、义务工等事项一定要具
体详细;大会有会标,有备案记录。从此职工民主大会制度化,规范化。检查验收表明,达到
上述标准的每年在90~96%。历年干部评议率都是100 %。

四、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是由企业法人(农场场长)与职工首席代表(工会主席)依据《劳动法》所签订
一份确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内容的合同,旨在
甲乙双方履行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此合同签订了2 次。第一次是在七届二次职代会上,
企业法人岳古阳,职工首席代表杨云昌,签订时间1995年12月30日。合同为期3 年(1996年1
月8 日~1998年12月30日)。第二次是在七届四次职代会上,企业法人岳古阳,职工首席代表
杨玉珊,签订时间199 8 年1 月18日。合同为期3 年(1999年1 月1 日~2002年1 月1 日)。

为保证集体合同的顺利履行,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工会、劳资、司法、民政等
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组成,主任由工会副主席李富荣兼任。

两个集体合同履行期间,召开职工代表座谈2 次,审视2 次,调查1 次。1996年对粮油加
工厂、建筑公司、农机厂、砖厂、木材厂、种子公司进行了专题调查。其内容是:有无招收不
到年龄的工人、有无拖欠工资、有无收职工风险金、有无对工人无酬少酬加班加点事情、有无
女工“五期”保护不落实情况。调查发现建筑公司收职工抵押金4.7 万元,农机厂10万元,畜
牧公司7 万元,责成返还。1997年6 月,职工代表审视集体合同履行情况,促使农场及时兑现
了400 万元的粮食差价,发放了拖欠家庭农场的1300万元的超分配款。1998年通过职工代表审
视座谈,进一步明确落实了女工产假工资、独生子女费、妇科病普查等支付由甲方承担的责任。
劳动调解委员会共处理纠纷3 起。

五、办事公开

办事公开也叫场务公开。素有要求,但起初做得不够理想。1998年春,场党委行文《关于
进一步加强办事公开化制度的实施方案》,对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办法做了明确规定。
之后,各核算单位将党务、政务、财务以及零星事务上报上墙上会。具体内容有:干部任免、
评优选模、扶贫救济、承包方案、奖励晋级、费用收支、用人用工等等。农林牧业单位挂出了
各家庭农场的往来账簿,服务性单位工作人员挂牌上岗,销售经营单位明码标价。场党委组织
做检查,所有单位都制做了公开栏,80%召开了公开会。职工群众满意率为75%。检查认为,
运输管理站等单位,栏板简洁易行,内容实在全面。而有三分之一单位,图板华丽,内容空洞。
群众说,花钱买好看,好看不管用。检查发现,对有些不能经常到公开现场的,“公开”未到
家;大部分单位管理委员会召开不及时,个别单位经年不开。

六、选举队长

包括选举科队级工商企业单位主要行政领导干部。此项工作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历
了“评议划号———组织任命———部分民主选举———全部民主选举”这样一个过程。基本
改变了完全任命委派的传统做法。为推行此项工作,场党委搞了两次试点。一次是1987年畜牧
公司招标竞选经理,在农场文化中心会议室举行。公司全部职工110 人参加评选;场党政领导
及机关干部听证,“体改办”主持。3 名竞选人发表了各自的施政演说。结果,原经理董升当
选。另一次是6 个生产队。1997年,十二队进行民主选举队长试点。场党委派小组工作7 天。
先是对全体人员宣传教育,接着召开职工代表会议讨论投标候选人,3 人被确定。而后无计名
投票,原队长刘德普以微弱多数胜出。最后经农场党政班子审议任命;并做了协调工作。此后,
民主选举队长形成了一项制度,年年进行,选面逐渐扩大,到1998年已达到100 %。先后有7
名队长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