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作 一、法规学习80年代,重点学习了《婚姻法》、《女工劳动保护规定》。90年代,重
点学习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黑龙江省关于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后二者简称“一法一
则”学习较为广泛深入,举办了讲座、问卷、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学习教育面85%。
二、权益维护
着重做了四件事。第一件是下岗女工再就业。工商企业及事业单位改革深化,离岗女工不
断增加,到2000年已有392 人,超过离岗职工的半数,成为倍受关注的群体。90年代初,农场
把离岗女工安置工作提上了主要议事日程。1990年9 月,对下岗女工做了全面调查,为当时的86
名离岗女工建立了个人档案,之后陆续补建。1994年,场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女工工作有关
事宜的通知》,重申了离岗女工安置工作。随后,成立了“离岗女工再就业服务指导中心”,
在下岗女工较多的单位配了信息联络员。“服务指导中心”的工作任务是:情况调查,信息提
供,业务技术培训,牵线搭桥当“红娘”以及其它服务。女工委总结的经验叫“四面出击”。
(一)树立典型。举办报告会4 次;录制电视专题片5 个,其中1995年录制的《她们是太阳的
女儿》,获管理局一等奖;新闻宣传96条;先后树立先进典型12个。(二)提高技能。办各种
培训班100 多次,接受培训230 人,14人出场自学;科技讲座5 次;推荐自营经济新项目10个;
1994年开始办起“女子业校”20所,就读约600 人。(三)优惠政策。农场出台了少收费,多
扶持,低息贷等多项优惠政策,例如1996年就免收离岗女工固定上交费8 万元,少收种地下岗
女工产品差价7 万元,低息贷款每年10万多元。(四)社会关注。第一,鼓励全场为离岗女工
再就业,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例如饮食服务业优先招收离岗或待业女工。再如家庭农场农忙
雇用的短工一半是女同志,每天雇金20~50元。2000年,263 名离岗或待业女工有了较为固定
的工作,其中从事种植加打短工的占28%,养殖12%,商业服务27%。现仍有15%的离岗女工
没有职业,其中三分之一为病弱。第二,“女工生养基金统筹”。此项基金建立于1990年,用
于在岗和不在岗女工产假工资及其医疗费用的支付。统筹方法:农业生产队每亩耕地每年提取040
元,1996年改为050 元;工商企业每个单位每年提取1 万元;事业单位(包括农场机关)现金
支付,年底计财科结算。每年平均在15万元上下,每位女工产妇享受350 元左右。第三,妇幼
保健基金。1990年12月20日实行妇女保健基金制度。收取婚者基金40元。主要用于:婚前男女
双方体检;受孕3 个月到分娩对孕妇做12项化验;产后视访4 次;产后体检1 次;0 ~7 岁婴
儿体检14次,儿童血色素化验1 次;发给7 个月孕妇及幼儿1 岁内维生素D2 药片。此项制度
实行到1999年。这当中,产妇系统管理达到90~94%,0 ~6 岁儿童系统保健达到92~95%。
第四,“娘家热线”。1997年,成立了女工接待室,由女工部、民政局、法庭三个部门组成。
同时建立了“我为你做主娘家热线490 ”。当年曾到十五队现场办公1 次,接待40余人次。2000
年服务66次,其中致富信息20次,贷款事项8 次,产假工资15次,种植养殖技术咨询16次,其
它7 次。
三、报告演讲
1986年6 月28日晚,农场女工委在职工乐园举办了家庭教育报告会,6 名家长介绍了经验,
听众约500 人。
1987年11月28日,农场女工委在文化中心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8 人发言,约500 人
听取。
1988年4 月26日,举办女工“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四有”(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演讲,地点文化中心二楼,参讲9 人。听众400 多。
1995年3 月5 日,农场女工委邀请管理局工会组织的4 人“发展自营经济报告团”,地点
文化中心,约600 人听取。
1995年5 月9 日,在文化中心会议室举办“模范家长报告”,8 人介绍,48人听取。
1997年5 月28日,举办女工“三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杯”演讲,地点职
工乐园,10名女工演讲,听众为400.
1997年8 月3 日,组织“做文明女性,建文明家庭”报告会,主旋律为“比孝心,献爱心”,
地点职工乐园。10人报告,560 人听取。
1998年4 月3 日,在职工乐园举办“巾帼建功报告会”,有8 名新择业女工介绍了再就业
事迹,520 人听取。
2000年6 月26日,举办女工“三新(新千年、新女性、新壮举)杯”演讲赛,18名女工参
讲,听众约500.
四、比学活动
妇女及女工活动形式多样,概括为两类:一类是长期性的,一类是集中性的。长期性的有
“三八红旗”系列:“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从建场到现在一直开展,深入人心。
有“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这项活动正式启动于1990年,此前就
有类似活动,如生产能手、养猪标兵等等。有“五好家庭”系列,包括好婆婆,好媳妇,模范
家长;19 97 年末又新上了“十星级文明户”活动。还有女工“双先”(先进女工委员会、先
进女工委员)活动。以上活动常年开展,每年都有布置有评比。该时期,被评为农垦总局级的
五好家庭有:医院护士高金荣家(1997),建筑公司女工刘文范家(1998),林业局女工付春
菊家(1999),中学教师李凤云家(2000);期间评为农垦总局先进女工4 名:商店下岗女工
付爱萍(农垦总局劳模),农场女工主任阎莲英(省、农垦总局优秀工会干部),农场女工部
长岳希华(省“模范女工之友”,农垦总局先进女工工作者),十七队女工张秀云(农垦总局
“三八红旗手”)。
“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丰富,形式有表彰、报告、文娱等。有1995年开展的“迎接世界
妇女大会”活动,农场举办了主题演讲会、图片展、“比家比美”(比家风、比美德)竞赛、
交际舞比赛、新婚舞会、奉献一份爱心(孩子为母亲、丈夫为妻子、母亲为儿女)月。有妇女、
儿童两个《纲要》发表10周年纪念活动,场工会发了[1996]5 号文,纪念庆祝形式有“巾帼
建功”报告,“姊妹手牵手心连心”,为贫困儿童做件事,歌咏,问卷(2567份),知识竞赛。
另外,还有“志气大,展才华”征文2 次(1986、1995);岗位练兵3 次(商店女售货员柜台
服务,粮油厂女工灌袋缝合比赛,医院护士临床技术表演)。
1998年6 月5 日,场党委行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方案》。其内容“家庭和睦星、邻
里团结星、计划生育星、遵纪守法星、文化科技星、移风易俗星、勤劳致富星、教子有方星、
环境卫生星、爱心奉献星”。此前为“五星文明户”。十星文明户评比办法:家庭申报星数基
层单位评比命名,“三八”节农场表彰奖励。1998年七星级30%,八星级20%,九星级15%,
十星级8 %。2000年七星级以上的依次为28%,25%,15%,12%。2000年农垦分局以上的十
星文明户13家。
历年妇女女工农场级先进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5-17 单位:个人
注:空格属未评比。场级以上包括其内,“栏内”“1”、“2”数,属报上级的,农场未评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