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民兵工作

第二节 民兵工作



一、民兵组织

1998年之前,全场编为基干民兵营,营长由武装部长兼任,教导员由场党委副书记兼任。
下编4 个连队:步兵连,连长董胜山,指导员王志军;机炮连,连长张显福,指导员孙寿高:
“八二”无后座力炮连,连长朱亚滨,指导员许庆华;应急分队,队长董云舸。1998年初,江
滨、二九○、绥滨3 个农场基干民兵合编为农垦分局第一营,营长二九○农场武装部长刘昌征,
教导员绥滨农场武装部长崔铁民。江滨农场有步兵连、“八二”无后座力炮连、应急分队、通
信排各1 个。步兵连连长李忠和,指导员彭滨。“八二”无后座力炮连连长朱亚滨,指导员徐
治斌。应急分队队长王胜利。全场共8 个基干民兵排。

1986~1990年全场基干民兵650 人;1991~1994年478 人;1995~1997年350 人;1998~
2000年239 人。

2000年基干民兵平均年龄25.4岁;平均文化程度高中,大专以上文化22人;中共党员29人,
共青团员183 人;退伍军人39人。1986年以来,受总局、分局表彰的36人,先进民兵连12个;
受农场表彰的218 人,先进民兵连44个次。1989年3 月,副业队鱼籽加工车间民兵班被省军区
评为“科技之冬”先进集体。

二、政治教育

上级规定,民兵的国防教育统一安排,形势教育每季1 次,时事教育随时进行。这些教育
基本都能做到,有的超出了规定,只不过“大帮轰”及“一揽子”会比较多,单独组织的较少,
效果亦为理想。有的教育在各项活动中进行。

三、军事训练

农场每年组织1 次,大都在农闲季节,时间7 ~15天,人数30名左右。训练按《大纲》进
行,主要内容有轻武器实弹射击、投弹、爆破、单兵战术和排战术综合演练、防原子防化学武
器等。1991年以前民兵军事训练由场武装部组织;1992~1996年上级安排。1997年以后,军事
训练采取农场武装部组织、边防部队协助的做法。

四、活动

以下记录的是除平常活动外,比较突出的几项:

(一)每年“八一”建军节组织全场性的民兵竞赛活动。其中两年较为隆重———1992年
建军65周年和1997年70周年纪念日。这两年的活动内容主要有:国防知识竞赛、实弹精度射击、
手榴弹投掷等。1992年16个单位48名民兵参加,八队获总分第一。1997年31个单位111 名民兵
参加,八队卫冕。

(二)1990年9 月3 日,基干民兵为农场总局民兵工作现场会在八队做了两项演练,一是
应急分队集结,二是空中目标,钢板靶和坦克靶弹射击,成绩优秀,受到赞扬。

(三)1993年5 月18日和1994年8 月28日,农场民兵“八二”无后座力炮排先后两次在管
理局为省军区、沈阳军区民兵预备役工作现场会做实弹射击汇报表演,其中两门炮“两弹穿一”,
观者掌声不绝,两级军区首长离席接见民兵。为此江滨民兵炮排荣立管理局集体三等功,民兵
班长张文明被称之为“神炮手”,带队的吴笃才两次荣立二等功,并奖励1 级工资。

(四)1997年9 月24日,农场购买的45吨化肥由黑龙江水运到三间房码头急等卸船。八队
民兵连闻讯后,第二天凌晨4 时,集合76名民兵,连续大干14小时,按时卸完。船员及物资部
门人员说:到了节骨眼儿上,还得看民兵的。

(五)1998年8 月中旬,松花江特大洪水,江堤告急。武装部接到命令,紧急组建了以基
干民兵和普通民兵为主的突击营,共520 人。3 次增援普阳农场护守江堤,1 次增援二九○农
场护守。共出动民兵3498人次,机动车辆373 台次,人工扛沙1.6 万袋,运土8200方,加固堤
坝8255米,垒建子堤1850米,打立木桩2100根,堵管涌2 处(120 平方米),卸石头48立方米,
抢运小麦1540吨,挖土1.8 万方。为抗洪抢险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