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扶贫工作

第三节 扶贫工作


对生产经营贫困户的扶持。通常办法有:一是上级的低息贷款(银行贷款利息的二分之
一),每年平均6万元,农场相应配套,每年12万元,上边贷款从1993年至2000年共30万元;二
是党员干部包队包户,立责任状,每年都要包百户左右;三是大家互帮互勋,富帮穷,强帮弱,
众帮少,被帮助对象每年三五十户;四是扶志固本,鼓励贫困户增强自信,发挥特长,自力更
生。具体办法有:“双包”、“双保”、“六档一卡、“四优先,三到家,两照顾,一引导”。

  “双包”,就是“两帮一”,两位党员或干部包一个贫困户。

“双保”,“上保下,下保上”。“上保下”:农场和基层单位保证扶贫资金及时到位和
跟踪服务问效,保证贫困户尽快脱贫。“下保上”:被扶对象保证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按期脱
贫偿还贷款。

“六档一册一卡”为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建立贫困户档案、特困户档案、帮扶人档案、
“双保合同”档案、责任状实施档案、扶贫组织及其活动档案;扶贫手册(相关人员人手一册);
包户联系卡片。平时督检,定期考核,记录在案年终奖优罚劣。

“四优先,三到家,两照顾,一引导”。即贫困户优先承包,优先耕作,优先供应,优先
销售;信息传到家,技术教到家,政策送到家;陈欠“还一免一”,新欠还本免息;引导大家
互助互惠。为贫困户脱贫大开方便之门。

扶贫途径:意志、信息、资金、科技、人机等多管齐下,标本兼扶。效果:农场每年帮扶
贫困队级单位1 ~2 个,当年基本好转,脱贫率50%。帮扶贫困户80~110 个,脱贫率75~80%,
致富率20~25%。当年还会出现新的贫困户。因此,农场把扶贫做为长期大事,年年进行。

1995年,农场被省工会评为扶贫帮困先进集体,2000年评为农垦总局“九五”期间扶贫先
进单位。

   历年扶贫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8-4



  注:1993、1994、1995三年一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