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节俗

第五章 习俗

第一节 节俗



农场人口来自各地,节俗亦多种多样。普遍重视的不过十个。按时序为:

  春节

受看重,提前月把就做准备。从腊月二十几,做干粮食物,包包子、豆包、饺子,炸油面
食,置买年货,来往通信,热热烈烈。二十九到三十,贴对联挂灯笼,喜气洋洋。多数人家设
牌位供奉祖先。除夕之夜,一家男女老少欢聚,看电视,打牌,包饺子。除夕饺子,包进8 个
硬币、8 个枣栗,谁吃着硬币,来年发财;吃着枣栗,“早立成器”。除夕餐桌,四道菜必有。
一道是整鱼,以鲢鲤为好———“连年有余”;一道是豆腐,为“福”谐音;一道是整鸡,
“鸡(吉)祥如意”;一道是豆芽菜,预示发财。除夕夜间,零嘴不断,意为常年有吃有喝。
年夜十二时,鞭炮四起,烧香发纸,小辈给长辈拜年问好,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年初一上午拜
年,90年代之前盛行,走家串巷,互致恭贺。之后,此兴渐淡。初一饭菜,要吃剩的,表示富
余(裕),也符合节约精神。初二“走娘家”,看望外祖父母及姨舅。早饭后,街道上人来人
往,携儿带女,提盒背包。初三亲友宴请,此亦淡化,多数休息,消除节日疲劳。

元宵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续春节余兴。农场通常举办秧歌、灯会、焰火等活动。家家户户吃
元宵汤圆,放焰火。十六敬送财神,放鞭炮,惊吓财神爷丢下财宝。

二月二

说不上是什么样的节,习称“龙抬头”,与“惊蛰”节气有关,按意义算做男人节,望子
成龙,望孙成龙,望己成龙。日前或当日一早,剪发剃头,便于“抬头”。还要吃猪头,因为
猪头像龙头。有的吃煎饼,用面做糊加作料摊成,意在祛病。还有的在院内门外用小灰划圈打
囤,放上五谷杂粮,祈祷丰收。

清明

当地俗称鬼节、魂节、阴节。人们祭已故先辈。农场加强防火教育和措施。

端午节

五月初五。普遍吃粽子、鸡蛋,小孩手腕脚脖带五色线圈,以防病毒。门窗插艾蒿,祛邪
避毒。太阳出来之前,有的人到野外草木上拈露点目,据说可免患眼疾。

中秋节

天高月圆,象征夫妇团圆、家庭美满。所以要吃圆的食物,如月饼、西瓜、果类。有的用
这些物品在庭院中供月老。八月十五送月饼,成了常习常礼,送的多吃的少。

小年

腊月二十三日,也叫“辞灶”,旧俗谓敬送“一家之主”灶王爷爷上天,迎来新任灶君。
有吃年糕的习俗。现在,过小年要大扫除,洗衣服,干干净净迎大年。

“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

两个普遍过的“新节”。农场“五一”、“十一”不放长假,一般休息两三天。一是因为
正值春种秋收,二是因为少有外出旅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