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婚俗

第二节 婚俗


开荒初期简单,单身男女结婚,两个行李一合而已。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由知青兴起的
“走婚”,即“旅行结婚”。后来,婚事由简到繁。一是新房,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室内布
置讲究,赶时髦。先是彩电、音响、洗衣机,后是冰箱、空调、组合家具。二是礼仪,有的在
男家有的在饭店。三拜四讲(拜天地、高堂、夫妻,主婚讲话、证婚讲话、女方代表讲话、男方
宾客讲话),主要内容,无非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发家致富,计划生育之词。三是车辆,少则
十来台,多则几十台,无论远近需无,都得讲个气派。四是宴请,范围越来越大,亲友战友、
同事同学、上级下级,无所不请。礼金也不断上涨,由二十、三十,到四十,五十,又到一百
二百。有的重复操办,有的为儿女以外的亲属操办。弦外之音,心领神会。农场反对,人们反
感,事主又不得不为。当然这是一般情形,也有不如是者。

通常婚事有几个讲究。一个是嫁娶路线,要顺时针来去,不走同一条道,表示路多道顺。
一个是迎娶经过路口拐弯处,要贴喜字放鞭炮,意在冲喜避邪。一个是新娘上车下车,要由新
郎抱着,说明高贵恩爱。一个是儿媳、女婿改口,婆婆给的改口钱或一百零一元,或一千零一
元,或一万零一元,意思是百、千、万里挑一,找了个好媳妇。所谓“改口”,即婚前未婚妻
称呼未婚夫父母为“大爷大娘”、“伯父伯母”,未婚夫称未婚妻父母为“叔婶”,婚日改称
“爹妈”。不同地方人还有一些不同讲究,不一一叙述。婚仪也有新风,1991年1 月6 日,二
十一队3 对新人在活动室举行集体婚礼,由团支部主持,喜糖喜烟喜茶喜果,谓之“四喜临门”,
对联是:

  喜糖喜果办喜事,

  新春新风迎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