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葬俗
第三节 葬俗
80年代,丧葬由土埋转为火化。火化后再起坟埋葬骨灰。个别的仍然偷偷土葬。火化地
点绝大多数在萝北殡仪馆。人死后,在家或医院停放1~3天,受瞻视供奉,由儿女侍陪。亲友
和单位赠送花圈,有的儿女则为之扎纸牛纸马、房子、汽车等焚烧,花圈摆放坟上。火化由儿
孙、女婿陪送。友人所赠葬礼,先是烧纸冥钞,后是阴钞阳钱皆有,依据不同情况,或多或少。
葬毕,主家设宴招待。按传统习俗,有“丧”、“喜”之分。60岁以下去世及凶死者,为丧葬,
没有宴请礼乐。60岁以上谓“喜葬”,宴请礼乐皆可。时下,无论丧、喜、凶葬,都要宴请,
此属一弊。
殡葬有些说道,多是迷信和纪念两种意识所驱,大致有这么几个。
灵幡
俗称招魂纸、招魂幡,用烧纸或白纸剪成,按享寿岁数剪多少张,两处使用,一处是人死
后挂在门前,一处是送葬时随之而擎,葬后插在坟头。无论门前、随葬的灵幡,为的是阴魂归
家。
披麻
亦称披麻戴孝。守孝期间,死者嫡系所穿戴衣巾,全都毛毛糙糙,无需仔细缝纫,用麻披
系扎。表示孝顺无心整理衣着,心乱如麻。
倒头面
死者供品中首要之物。“倒头面”就是面条。其含意是长寿,说明死者寿命到限,算是积
德阴功;再一层意思是祀祈后人长寿。也有供素馅饺子的,所供饺子个数必须与逝者年岁相同,
表示清清白白活了一生。
长明灯
人死后,必须白黑点油灯,坟墓里也要点,说法是阴阳两重天,所谓阴间,不分昼夜,一
团添黑,要24小时照明。
开光
用针蘸香油在死者的眼、嘴、耳、鼻、脚上边点边念叨:“开眼光,开眼光,开开眼光看
四方;开嘴光,开嘴光,开开嘴光吃四方;……”依此类念。祝愿阴间来世看得清,听得明,
吃得开,闻得香,走得便。
烧枕头
死者生时枕头,要在起灵(送葬)时焚烧,意为安寝。
摔盆
起灵时,由第一继承人实行。将好好一个盆或钵摔碎,意思是痛不欲生,重整家业。盆是
陶瓷制作,葬前用来烧纸,表示遗产由摔盆人继承。摔盆垫的石头必须是做饭的大师傅经手,
过后此石放在粮囤底下,其含义是死人生人都有饭吃。
扔纸钱
送葬路过道口桥头,都要撒圆边方心纸钱,买通看桥把口警司,大开绿灯,畅行无阻。
扫穴
坟穴挖好,由儿媳、女儿各沿着穴底四周左扫三圈右扫三圈,不抬条帚。然后将扫起的土
抓三把朝西南方向扬去,意义有二。一是好好侍奉老人,二是回归老家。传说东部人是西部的
移民,多数属四川,住在西南,故有此兴。
圆坟
葬后三天一早,家人到坟上祭扫,带有纸扎箱柜、聚宝盆之类,烧纸焚香,说明财源不断,
尽管使用。另外,还要把新坟修整一番,在坟顶上放一块方圆形的草皮土或土块压烧纸,表示
圆圆满满。
以上事情,有的办有的不办,越来越有从简趋向。已有撒骨灰者七八例,存骨灰不下葬的
十几人,不扎花圈祭物的300 多家。习俗各地各时各家各异,无须效仿雷同千家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