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革新能手吴则军

革新能手吴则军



革新能手吴则军

吴则军,1966年生,祖籍山东单县。1985年高中毕业后在江滨砖瓦厂车间当拉车工、砖机
工。

砖机组是整个制砖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吴则军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为了尽快掌握技
术,他虚心向师傅们请教,从书本中探索,八小时之外,先后自学了《砖瓦成型机械》、《烧
结砖瓦工艺》、《轮窑热工原理》、《砖瓦检测》以及《机械制图》等知识,很快掌握了砖机
的性能特点,能独立操作和维修。1988年,他被厂里送到西安砖瓦研究所进修,同年获得国家
建材局砖瓦研究所的专业证书。

1991年,农场开展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活动,为了降低能量消耗,针对轮窑排烟风机用电量
大的问题,他建议把原有的离心式风机改为轴流式风机,厂领导专门研究,成立了以吴则军为
主的风机技术改造小组,经过一个月钻研,一次试验成功。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厂里节约电费
3 万余元。此项革新,在农垦总局“QC小组”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二等奖。

技术改革的第一次成功,使吴则军更加迷恋砖瓦制造的革新。1992年,他又对切坯机研究
改造,把原来的单拐背改为双拐背,减少了切坯机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提高了效率。

1994年,吴则军担任了砖机长和厂里技术员。为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1995年他又对砖机
进行四个方面的革新。一是砖机主机绞龙导程的等螺距改为变螺距。二是缩短主泥缸的送料段。
三是改变主机机头的挤出形式,变原来的梯形机头为腰形机头。四是制造机械撒沙机,减轻工
人的劳动强度,并使浮沙均匀,提高质量。这四项革新,每年为砖瓦厂节约电费3.37万元,并
增加了砖坯的密度,提高了红砖的质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数额不好计算。

1996年,他提升为主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既是信任,又是压力,信任
和压力促使他钻研。面对附近砖瓦企业的冲击,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促进销售,
是他日夜思考的主要问题。为此,他提出了开展“三个千方百计”活动,即:千方百计降低成
本,千方百计提高质量,千方百计促进销售。又组织全厂职工开展“学邯钢经验,找岗位不足”
活动,采纳了职工合理化建议20余条,他归纳分析,把这些建议运用到生产中去,红砖上了档
次。产品销售在覆盖全场的同时,又挤进了场外市场,全年销售800 万块,比上年提高60%,6
个月时间职工人均收入3500元,比上年增长16.7%。佳木斯市“二建”在农场建筑楼房,看到
砖厂过硬产品,当场定为工程指定产品,在市、县技术监督局的年检中,产品的合理化指标均
一次性验收合格。

1997年春季,他又改进轮窑的吹风闸,杜绝了烧坯中的漏风现象,红砖质量进一步提高。

1992~1997年,他被评为农场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1994年被总局团委授予“开拓
杯生产能手”称号;1995年被国家科委、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1993~1995
年度评为总局劳动模范;1996年被总局团委授予“青年积极分子标兵”称号……1997年春,农
场送他到北京工业大学培训。吴则军深切体会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关键在精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