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考(前志补遗)
地名考(前志补遗)
南岗
南岗,前为郭家窑,30多户。1938年有孟家窑等30来住户并入,因为它在萝北县肇兴镇南
边的高处,所以有南冈之称。至于将“冈”改称“岗”,其中有说道。光复前,肇兴是日伪的
大本营,其东南、南、西南受“中侠”、“祖国”抗联威胁。郭家窑屯在肇兴南4 公里处的高
冈上,又在绥滨———萝北公路道口。日伪在此设警察所,正规警察12人,所长2 人,一叫徐
永宽,一叫刘永贵,警长是一位叫西泽的日本军人,官职低于所长,却是“大拿”。警察所武
器先进,还有一门大炮。警察所是大本营的耳目门户,称为“南岗”。
1938年5 月,抗联六军五师政治部主任高玉斌,率150 多人,准备偷袭肇兴日军。因日伪
征集好多民工在南门外修飞机场,为不伤及百姓,抗联放弃了攻击计划,转而攻击南岗警察所。
由40多会说日语的朝鲜族战士化装成日伪军,智取成功,收缴了金部武器,烧毁了太平桥,捉
走所长和西泽,所长释放,西泽毙命。此后,警察所又遭两次袭击。人们把日伪的南岗谑称为
“难岗”土改时,郭家窑屯改为兴隆屯。为纪念抗联战绩,人们仍叫“难岗”,“难”“南”
同音,“难岗”不吉,故以“南岗”称呼。
向阳屯
向阳屯在江滨农场最东边的向阳总干渠旁边,原属绥滨县,1958年划归萝北县。初是萝北
农场十二分场四队,后为江滨农场八队、十团八连,现是江滨农场一队。
向阳屯原在绥滨县的最西边,叫小西林子,住户不到三十。因前边2 公里处有一山包——
—金夹山,所以,有人变称山后屯。1938年日伪并屯,将比较大的“北烧锅”等零散居民点并
入。并屯后商量起名时,梁福桐、王振甲等几位资深村民提议:咱屯的名字一直太阴暗,要么
是西,要么是北,要么是后,这回要起个光亮点的名字。最后议定叫向阳屯,有盼早日解放重
见天日之意。
老翁河
老翁河是旱河支流,又叫河汊子。此河西从八里弯旱河分流,东到养殖场房后入旱河,蜿
蜒老龙冈坎下,流经八队、七队、四队、养殖场地面,全长14公里。又间串连高士轩泡、无名
泡、207 鱼塘等泡沼湿地,水多草密,鱼虾繁衍。曾有一独身老汉常年住在无名泡以东柞树林
的窝棚中,以“下须笼”、“刨冰窑窿”打鱼为生。凡造访者必以鱼酒款待,去时还可带鲜鱼,
为人诚厚,所以,这一水流又叫老翁河。
六队7 号地高岗
1983年春播,六队保管员赵化成在本队7 号地一高岗上(旱河北岸),发现几块有花纹的
陶片,仔细搜寻,又捡到多块陶片以及2 个人工铁箭头、5 个烧砖鱼网坠、大半个玉石烟袋嘴、
1 个宋代崇宁铜钱和一部分磨制的天然石中间有孔的饰物等共60余件。2000年,农场史志工作
人员又去考察,发现不少陶片和半片宋代通宝,并在以北50米远的高岗处发现一陶窖,方圆约
百米,完全细沙,陶片比比皆是。此遗迹所发现的两枚铜币中,都不是常见的清朝“通宝”,
铁箭头系手工制作,说明此地很早有人定居渔猎。另外,陶窖具有一定规模,并非自产自用,
可供研究当时市贸情况。据六队种植户讲,像7 号地高岗所发现的迹像,在别处岗地还有,未
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