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黑龙江省国营名山农场创建于1963年1月1955年至1962年的7年时间,我们叫她建场前
期。从建场前期到1985年,名山农场已经历了30个春秋。在这段历史中,农场几经变革,经历
了坎坷、曲折、艰辛的发展过程,现已是硕果累累,同时,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诸如
当年勘察荒原、定点开荒、锹挖镐刨、肩挑人抗、人拉播种机……。通过拓荒者的艰苦创业,
唤醒了祖国这块沉睡肥沃的处女地,把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使农场从
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总面积已达291.25平方公里(43.7万亩),拥有耕地24万亩,总人
口11,801人,己发展成为以农为主,林、工、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机械化国营农场。她体
现了党的英明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凝聚着垦荒者的心血;闪烁着群众智慧的光
辉;汇集着新老之间亲密团结、奋发向上的艰苦创业精神。同时,也取得了深刻的教训,所
有这些都确有总结之必要。以便“因果彰明、鉴往知来、得益当代、惠及子孙”,有助于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加速农场建设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名山农场史》正是基于这种目的,在农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于1983年4月开始调查研
究、收集资料、着手编写,至1984年10月完成初稿。同年12月,由于农场机构改革和人员变
动,使场史编纂工作停止。1986年5月,农场又充实了场史办公室的力量,进行了修改和增补,
于1987年9月完成了送审稿,同年11月,经“四审”定稿,批准付印出版。
《名山农场史》,是为农场建设而献身的先烈和辛勤劳动、工作过的同志,用鲜血和汗
水写成的农场史实。她必将激励着奋战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的
双手,把祖国北疆的“名山农场”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谱写出更加光彩夺目的新篇章。
场史是“一方之全史”,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
在场史编写过程中,机关各部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协助;农场的老领导和老职工提供了宝
贵的资料,才使我们能够全面、系统地完成场史编纂工作。借此机会,向为场史提供各专业
资料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甚至错误的地方,敬希批评指正。
黑龙江省《名山农场史》编审委员会办公室
198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