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土壤 土壤母质层为江河泛滥淤积壤土,以下为砂土,再下为砾土。砂层深度一般在80—
150厘米。地形低洼处壤层较厚,约2米以下为砂层,地形高起处壤层较薄,黑土层一般在
8—25厘米,局部为砂包。
全场土壤主要类型有棕壤土、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四大类。棕壤:包括砂质草
甸和壤质草甸棕壤,主要分布在高岗、缓坡和平地,面积21.4万亩,占总面积的49%。主
要特性是物理性状好,质地较轻,易耕作,渗透性能强,土温高时,养份分解快,保水
保肥能力差,易旱;黑土层薄,养份含量低,易丧失自然肥力。这类土壤是农场较好的
土壤,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草甸土:包括潜育草甸土和白浆化草甸土。主要分布于平地和低平地,面积4.6万亩,
占总面积的10.5%。其主要特点是耕作层较厚,基础肥力高,物理性状好,保水供水能力
强,耐旱不耐涝,但土质粘重,通气性能差,土温低,养份呆滞,不发幼苗,作物生长
后期贪青,一般年景产量较高。
白浆土:包括草甸白浆土和潜育白浆土。主要分布于平地,面积3.5万亩,占总面积
的8%。主要特点是土质粘重,保水供水能力和透水性能很差,有效蓄水量仅在100毫米左
右,易旱易涝,土层和心土瘠薄,腐殖质储量低,是低产土壤,适宜种水稻。
沼泽土:包括草甸沼泽土和泥炭沼泽土。主要分布于低洼地、沟泡水线。面积为14.2
万亩,占总面积的32.5%。其特点是地表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有草根层或泥炭层,下面有
黑土层或腐泥层,养份含量丰富,但土壤粘重,有效性差。经过排水疏干,草根逐年分
解,可成为良好耕地。地全场土壤力属中等水平,含有机质2—3.8%;全磷0.07—0.16%;
全氮0.08—0.24%;水解氮3—5.6mg/100g土;速效磷
6.7。在成片的沼泽洼地中,植被多为莎草,柳毛子,芦苇和少量的小叶樟,岗坡地为五
花草和榛柴灌丛。地形地势和土壤的不同,植被也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