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果园
第五节 果园
名山农场果园最初建于1959年现八队养鸡场处,面积20亩。当时由于规模较小,没有专人经
管,由副业队抽人代管。苗木来源。一部分是自力更生,利用荒甸上野生的山丁子进行嫁接,另一部
分是1959年苏联人民赠送的梨和苹果苗木100株。其中苹果品种有小苹果红色菌维诺烈夫、美味;梨
的品种有桥马梨、奥连、波连。以上苗木栽植在一个小区内,密度为6m×6m,这年共育果苗300株。
1964年,初产水果500斤。
1966年,因缺乏技术,管理不善,造成果树徒长,新枝木质化不好,致使30%的黄太平果树遭受
冻害,果树株数大量减少。
1969年,果园面积发展到93亩,果树有11个品种,共1,400株,其中黄太平70%,花红、扁海棠、
梨等占30%。这年产果4万斤,是建立果园以来产果量最高的年份。
1972年冬,雪大气温低,高接的东风和直立栽培的K9.90号大中型苹果树被冻死200余株。由于组
织机构多变,加之管理不善,果园经济效益不佳,1975年,这处果园被淘汰。
1979年,在林业站重新开始发展果树苗木,栽培了58—12— 63、黄海棠、大秋123等品种。
1981年,培育半成品葡匐栽培大苹果170株。
1982年,种植了22亩樱桃树和15亩黑豆果,79区(1979年建园)95亩果树这年产果1,500斤,其它
品种、项目正在发展中。
1983年,林业站又发展了30亩果园,主要品种有玲铛果和黄太平。
1985年,产果量为6,000斤,由于冻、病,虫等灾害的侵袭,使 79区的果树濒临死亡,无奈只好
淘汰砍去。当年秋更新黑豆果231亩,大棚葡萄3,000架,这两项也是农场林业站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定将结出满园硕果,促进果园经济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