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概述

第四章 畜牧渔业

第一节 概述


1955年至1957年,畜牧业是民间传统性的饲养方法,只是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喂养一些牛、
马、猪等牲畜。为了发展畜牧业生产,农场于1958年8月,派出丁义厚等8名转复退伍军人去阿城养
猪场学习防治畜、禽疾病技术。孙丽娜等3人去横道河子野生动物饲养场学习饲养水貂、蓝狐、银狐
等饲养技术。彭科举去北京双桥农牧场学习畜牧管理。为农场发展畜牧业培养了人才。
1960年,增加了养羊、养鸡;并开始了野生动物饲养,种类有马鹿、梅花鹿、水貂、蓝狐、银狐等。
并已形成一整套的饲养、管理和防疫灭病办法。
1963年,农场成立了兽医工作站,各单位配备了一名畜牧防疫员,进一步为全场畜牧业的防疫、
各种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保证。
1964年,8名畜牧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来场,加强了畜牧队伍的技术力量。同时,农场每年都举
办饲养班长、饲养员、防疫员、运输员、孵化员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提高了他们业务和科学管理水
平,为大力发展畜牧业培养了人才,奠定了基础。
1966年至1968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影响,无政府主义泛滥,畜牧工作亦和其它工作
一样,处于半瘫痪状态。
1969年,十二团设生产股、股里配一名畜牧技术员负责畜牧工作。
1978年至1982年,全场有畜牧队一个,繁殖仔猪点一个,养羊点4个,养鸡点一个,养鹿点一个:
畜牧种类:猪有梅山、民猪、长白、苏白、约克夏和斯格6个品种。羊有斯大夫种羊、美利奴种羊、绵
羊等;有黄牛、黑白花奶牛;马鹿和梅花鹿;来格亨鸡等10多个品种。
建场以来,累计上交猪肉621.4万斤,羊毛21万斤,鹿茸3,495.5两,各种皮张1万张,出口
黄牛250头,蜂蜜6.1万斤,蛋 53.2万斤,牛奶233.5万斤。
1984年,养猪专业户14户,养猪1,350头。养鸡专业户15户,饲养种鸡1万只。养鸭专业户1户,
饲养种鸭1,200只。养羊专业户1户,饲养绵羊250只。奶牛专业户4户,养奶牛45头。随着各种养殖
专业户的涌现,职工家庭养殖业也蓬勃的发展起来,种雏、种蛋不足,畜牧公司派人到外地联系和购
买。还从上海购入星布罗鸡种蛋;从普阳农场购入品种优良的康贝尔鸭,满足了各专业户和职工家庭
养殖户的需要,促进了农场畜牧业的发展。
1985年,农场有畜牧师1人,兽医师2人、助理畜牧兽医师5人,畜牧技术员5人,各队配有防疫员1
人,这支队伍,为农场畜牧业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