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酿造业生产
第六节 酿造业生产
1959年,联合加工厂成立,设有酿酒车间,年产白酒1.2吨。以后规模逐年扩大,设备逐年
完善,产量和质量也逐年增加和提高。1965年,年产白酒64吨。
1969年至1976年、大部分生产连队都办起了小酒坊,利用饲料酿造白酒,酒糟供连队发展畜牧
业,白酒又可外销,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每年全团平均生产白酒102.4吨。
1974年,全团白酒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并开始装瓶,注册商标“北大荒”。畅销省内外,得到
广大消费者的好评,销量至今不衰。1977年,年产白酒143吨,是农场酿酒史上的最高录。
1981年,淀粉厂开始生产“麦乳精”汽酒,年产8,000箱,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
迎。产量逐年增加,1984年产量达16,000箱。1985年,改产“蛋白露”汽水,年产16,300箱。
1982年,在面粉厂建立曲酒车间,引进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液态一步法”生产优质白酒
新工艺,因工艺不适应,于1984年改为“工艺配制酒”,开始生产“名泉大曲”酒,年产400吨,
在场内外试销。
1984年,淀粉厂与黑龙江省阿城县玉泉啤酒厂联营兴建一座年产3,000吨啤酒厂的合同正式签
订(联营期5年)。1985年动工兴建、安装并投入批量生产。实际生产能力年产啤酒可达5,000吨。